發病率高達百分之五十。
不過即便是真不幸得了痔瘡後世的人也沒什麼特彆在意的,除了感覺這玩意有些尷尬之外其它沒啥特彆的。
實在疼了去醫院嘎一刀,快得很。
嘎痔瘡,堪稱是後世最常見的小手術之一。
但放在古代,可就不一樣了。
古代的醫療水平跟後世根本無法比,如果拋開朱厚煒瘋狂砸錢大力發展起來的皇家醫學院外,放眼這整個時代怕也沒什麼人敢說能治痔瘡。
它的手術有段時期甚至是和開顱等要命的玩意擺在相同位置的。
可想而知這玩意有多讓人絕望。
當你特意翻開有關記載的史書一查。
《莊子·列禦寇》記載:秦王曾經患上痔瘡,病得死去活來。他四處召集醫師,隻要能治好他的痔瘡,就能得到五輛馬車的重賞。
漢朝記載:文帝曾飽受痔瘡折磨,一度被痛的昏死過去,後來還是他的寵臣鄧通為了救他用嘴吸出了其裡麵的膿血才讓文帝緩了過來。這也是後來漢文帝相當寵鄧通的原因所在。也有野史說漢文帝寵鄧通不單是因為吸出來膿血救了他,而是......咳咳,臟唐亂漢,有興趣的可以了解一下。)
蘇軾,蘇仙,作為一個美食愛好者,也是一個傑出的有“痔”青年代表。由於蘇大吃貨被貶到哪吃到哪的特點,這痔也是自然而然找上了他,有次飲酒吃肉後勁上來疼的他是在床上徹夜難眠。而你蘇仙到底是你蘇仙,就這副德行了居然還能在床上即興作詩一首。
《行香子·秋與》一首了解之後十分有味道十分容易讓人共情甚至是通感的詩......
所以從古至今被這痔瘡折磨的大佬級人物那還真不在少數,如果能跨時空交流那都夠湊好幾個痔瘡病友交流群了。
但如果隻是如此朱厚煒還不至於皺眉,疼點而已,畏疾忌醫就忌唄,反正受苦的是弘治皇帝自己,吃點苦頭也好,吃點苦頭可以長記性。
關鍵就在於這痔瘡不是隻有點疼痛的,它是會死人甚至影響國運的。
而其中最著名的一顆影響國運的痔,好巧不巧就出在他們大明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隻不過,現在那顆痔的主人還沒有上線地球onine。
這顆痔瘡的主人是誰呢,正是大名鼎鼎的孤乃攝——張居正。
王世貞在《嘉靖以來首輔傳》中記載:“張)得之多禦內而不給,則日餌房中藥,發強陽而燥,則又飲寒劑泄之,其下成痔。”
萬曆十年,作為大明朝政治實際上的掌控人張某,病倒在他那一顆“痔”氣上。
“積習沉痼已久,非痛懲不能挽也。”
在病痛折磨了三個月後,這個當時大明實際上的第一人著實忍不了了,直接找來醫生打算把痔瘡嘎了。
在他看來,這痔瘡實在太影響他施展抱負,這疼痛太過於影響他的辦事效率,所以,張居正便下定了決心恰如秋風之遒勁,必欲連根拔起,一勞永逸,以絕後患。
然後......
他就悲劇了。
本來身體就不見得有多好的張居正在病痛折磨了三個多月後才決定做嘎痔瘡的手術,此時他那一副蒼老的軀體哪扛得住呢。
“痔根雖去,元氣大損,脾胃虛弱,不能飲食,幾於不起。”
在生死之間掙紮了一段時間後,這位大明最後的大腿也終於是扛不住,撒手西去。
而後嘛,他孝順的弟子萬曆給他敬了“孝”,徹底將天下人對大明效忠的最後一絲信任給葬送。
黑暗時代降臨。
一顆痔,就這樣影響了當時世界第一大國的國運走向......
喜歡回大明攝政請大家收藏:()回大明攝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