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達延汗,韃靼。
在場的包括英國公張懋在內,有一個算一個全部捆綁在一起了解程度也比不上朱厚照啊。
朱厚煒還記得,他第一次到東宮,第一次去朱厚照寢宮時的場景。
人家從小就開始研究韃靼,十幾歲的年紀對韃靼的研究就已經十年以上了,你跟他提彆小看韃靼?
真是關公麵前耍大刀。
“李師傅說的在理,太子殿下會重視的,嗯。”
朱厚煒點點頭,算是給了李東陽等人麵子,但自己卻感覺自己胸口難受的很。
沒錯,憋笑憋的。
文官教朱厚照怎麼應對韃靼,這是什麼新的憋笑挑戰嗎?
那是我輸了。
“會重視,老夫怎麼感覺自己好像被人當成了小醜呢?”
看著朱厚煒認真的模樣,李東陽卻哪哪都感覺不自在,感覺鼻子紅紅的。
“殿下......”
他正欲再開口提醒,卻被朱厚煒抬手打斷。
“諸位師傅,此事我們知曉了,在諸位看來韃靼此次派人來我大明意欲何為?”
朱厚煒看向眾人,把話題朝著正軌引導不讓他們再繼續糾結朱厚照的態度問題。
不然,這小醜行為怕是不知還要持續多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是朝堂,不是馬戲團,不需要那麼有節目的。
“來大明意欲何為?”
說到這,朱厚照這才算是坐正身子認真起來。
雖然剛剛他對韃靼語氣中充滿了不屑,但涉及到正經的他比誰都認真。
在戰略上你可以藐視對手,但戰術上要抱有足夠的重視。
“殿下,在臣看來,大抵是秋日到來,不久便又是寒冬,韃靼在草原的生存較為艱難,想要和我大明互市?”
謝遷想了想拱手道。
每一次韃靼犯邊乾到最多的是什麼?
掠奪物資。
什麼時候犯邊最多?
秋冬之時。
如今已是秋日到來,這很可能便是他們的目的所在。
一切為了生存。
大明的糧食、茶葉、鐵鍋都是他們草原稀缺之物。
尤其是鐵鍋,常常是一鍋傳三代人走鍋還在的局麵。
上一次被犯邊掠奪後,大明由於有錢了給邊境進行了不少補給,可能是看到邊境防備加強了所以韃靼想了新點子,試圖以平緩的方式獲得一些過冬的物資?
畢竟,韃靼人往大明跑目的也就那麼幾條。
總不能是為了大老遠跑過來給老朱家拜個早年吧?
“謝師傅說的在理。”
朱厚煒點點頭,互市這件事,確實可能是韃靼派出使團的原因所在。
說起來,大明和韃靼的互市次數其實並不在少。
基本上每隔一段雙方局勢較為和緩的時候都會有一小段的互市期。
在弘治十年的時候北方邊境大大小小的互市多達幾十個,包括但不限於宣府、大同等重地所在的範圍。
隻不過,互市這東西吧,著實有點把人當豬宰的嫌疑。
去互市做生意的那是一個比一個黑,根本不考慮什麼影響不影響的,一口鐵鍋一杯茶的價格都能賣到能買人命的地步。
那韃靼也不是傻波一,你把老子當肥羊,老子拿你當草場肥料!
然後......
打草穀,互市關閉,草原再度缺少了交換物資的渠道,過段時間再度要求開通互市......
形成了一個怪異的循環。
喜歡回大明攝政請大家收藏:()回大明攝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