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公放心,我們不是傻子,怎會做出那般事情。”
見張懋突然將虎目投向他們,在場的武勳趕忙搖頭並舉手發四表明自己對大明對皇帝陛下的絕對忠心沒有任何哪怕一絲絲二心於不敬。
且不說他們本來就沒有那個心思,就算是真有賊心也沒有那個賊膽啊。
大明目前可是處於一個蒸蒸日上的節奏,太子和蔚王近十年的操作北至遼東南至交趾海外更是抵達了曾經聞所未聞的新大陸!
就這樣兩個堪稱開掛一樣的小祖宗在,手底下還要錢有錢要人有人的你居然還敢有那種小心思?
嫌自己命太長嗎?
還有當今陛下,你甭管陛下在位時的成績,但他那寬厚的性格就是曆代帝王之中少有的老好人角色。
人活一輩子難遇一個好老板,就這樣的人你跟他整那種心思你良心不會痛嗎?
你不會痛他手底下的一群打工人都會砍到你痛!
彆看這些年弘治皇帝變化很大導致有些文官酸酸的開始回憶起十年前的弘治帝,但你要有一丟丟逼宮的樣子威脅人家位置你試試看,文官們包咬你的。
因為雖然現在的弘治皇帝已經沒有十年前對他們那麼好了,但那也是前後對比形成的落差而已,比起大明之前的眾多皇帝現在的弘治皇帝對文官的態度依舊處於遙遙領先的水平。
要是弘治皇帝退了,之後不管是哪個小祖宗上位掌權,文官的好日子都到頭了。
那誰受得了?!
就算拋掉這所有的點不談,還有一點至關重要的......
大明建國時得國有多正你曉得不啦?
自古得國之正者,唯漢與明。
就太祖皇帝那一套“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統天”的操作。
那一聲“立國大明,建元洪武”的宣言一出,大明統治者的合法性就已經達到了一個牛波一到爆炸的程度。
除非老朱家做了特彆特彆天妒人怨的事情,不然想要收掉老朱家江山的難度可不是一般朝代能比擬的。
這就是頂級功績帶來的庇護。
唐太宗的一曲“秦王破陣樂”為大唐續上國祚。
明太祖的一句“建元洪武”也能為大明乾碎不知多少野心家。
想要在大明朝造反,除非你是白蓮那樣的草根在民間搞事,但凡有個編製有點仕途的要反老朱家那都是容易遭老罪的。
他們武人隻是腦子比較直性子比較憨而已,又不是傻波一。
當然,張懋其實也清楚自己這幫老兄弟並不是那樣的人,但張懋身為武人最懂武人,這武人的狗脾氣一上來就容易說話不過大腦,到時候麵聖請戰即使沒有其它的意思一個熱血上湧也可能會在弘治皇帝心中留下一絲不好的印象。
可能在大大咧咧的大老粗眼中自己的舉動沒有任何冒犯的地方。
但廟堂是什麼地方,天下心眼子共一擔,八鬥都得在這廟堂內。
你是大老粗不在意細節,彆人可不見得跟你一樣。
一旦被人抓住你話語或是態度間的漏洞落下把柄,你這輩子就完啦!
所以張懋此言,看似是告誡、敲打眾人,實際上也是為了他們好給他們澆點水散散熱避免熱血過頭燒壞了腦子給自己“燒毀”掉。
隻是雖然態度神馬的警惕警惕再警惕終是能避免掉風險,但這個請命想要成功卻並不容易。
當弘治皇帝聽到了英國公率領的五軍都督府主動出擊的請命時,神情是相當糾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