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宴百官結束了?”
時刻關注著自己那大逆不道兒子的弘治皇帝顯然在第一時間就得到了消息。
“回陛下的話,太子的宴席時已經結束了,如今群臣已各自返回。”蕭敬點點頭道。
“嗯,那派人去讓太子和蔚王來見朕吧。”
弘治皇帝點點頭道。
他要突擊檢查,現在就讓朱厚照證明他已經得到了文官們的認可。
原本其實這件事弘治皇帝並不著急,畢竟這北征是個大工程,前期的準備工作都得忙活好久,用這段時間來消磨一番朱厚照的熱情並借助文官們那猴精的性格進行阻礙攔截弘治皇帝基本是不擔心出問題的。
之所以現在這麼急單純就是因為朱厚照這小子回頭又是宴請三品以上的一眾文官大員又是召集了五軍都督府,行為上實在是太越界了。
“要是搞定了,朕就對此事既往不咎。”
“要是沒搞定......”
“你朱厚照不是愛越過朕搞各種事嘛,那朕就將權力給你,你給朕滾回來老老實實建國吧!”
弘治皇帝心中暗道。
當然,這隻是要樹立他身為君父的威嚴讓朱厚照知道誰才是爹誰才是皇帝,才不是他想要偷懶擺爛呢。
“父皇,您找兒臣嗎?”
“之前您說的還算數吧,兒臣已經搞定一部分了。”
當朱厚照、朱厚煒到來,都還沒給弘治皇帝開口說話的機會,朱厚照就掏出《宣言書》示意到。
“搞定了?”
弘治皇帝一愣,一頓飯就解決了?
難道是威逼利誘強迫了百官?
不然按照弘治皇帝對文官的了解,這根本就不可能的呀。
一點都不現實。
“對啊,搞定了,他們一個個都很支持兒臣還給兒臣都簽字按了手印,不信您看。”
說罷,朱厚照將宣言書拿給弘治皇帝讓他自行觀看。
“這是......”
接過朱厚照遞上來的宣言書,弘治皇帝好奇的翻閱起來。
“劉建、李東陽、謝遷、馬文升......”
“居然一個個都簽名了?!”
弘治皇帝看著那一個個熟悉的名稱有些難以置信。
他粗略看了看這裡記載的名字數量,基本就相當於目前大明朝堂在京三品大員的全部了。
“為什麼會這樣?”
弘治皇帝有些不解。
不應該啊,不論從哪個角度講都不應該是這個結果的。
一向難纏的文官集團怎麼可能在短短一頓飯的功夫內就被完全拿捏住?
如果真那麼好拿捏那他弘治被當小孩哄的十幾年政治生涯又算什麼?!
他想用文官當做棋子阻攔朱厚照往外跑的小算盤又算什麼?!
這不活生生一個小醜嘛!
弘治皇帝心情複雜,有些憋屈開始翻看起這所謂的宣言書。
他倒要看看朱厚照到底給一眾文官灌了什麼迷魂湯能讓他們這麼自覺的簽字畫押。
“用大明的槍炮將戰爭、災難阻擋在大明之外。”
“罪在當代功在千秋,我們打完了該打的戰爭子孫後代就無需再受戰爭之苦。”
“大明不能將希望寄托於韃靼不再南下,曆史已經證明想要和平的前提是手中擁有絕對的實力。”
“我們不要戰爭,但為了和平我們不會放棄戰爭手段。”
“......”
這一翻看,弘治皇帝更是暈乎乎。
一大堆熱血激昂的話語,對人心極具鼓動性沒錯。
但這要是用在軍校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身上產生了極其出眾的效果那弘治皇帝無話可說。
但用在這群內心毫無波瀾的老家夥身上能讓他們各個相應?
弘治皇帝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