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接下張皇後的話淡然一笑,隨即牽過張皇後的手拍了拍安慰道。
“說實話,要說完全不擔心是假的。”
“但這事......”
“朕攔不住。”
弘治皇帝有些恍惚,自己那兒子從小就在挑戰他的權威,而成功的記錄還特麼挺高,讓弘治皇帝都有些無奈。
如今長大了,再想攔下他那難度跟當年可不是一個難度量級。
“厚照這小子雖然淘,總給人一種不穩重不可靠的感覺。”
“但實際上,厚照比朕當年要優秀的多,他對許多事物的見解其實早就超越了同齡人,朕很早的就到他將達延汗視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對手,隻是那時候的朕沒有設想這件事會來的這麼早罷了。”
“雄鷹長大羽翼漸豐,注定要遨遊九天之地。”
“厚照雖然是朕的兒子,但他的性格其實更像曆代先帝的集合。這就注定了他想要走的路和朕是不一樣的。”
“既然攔不住,朕不妨就給他開個口子,讓他先一點點接觸。”
“跟著英國公保護好自己一步一步來,日後徹底成才了,或許那達延汗真的會栽倒在他手中。”
弘治皇帝說到這,眼神其實有些許複雜。
當初知道朱厚照注定要趟這趟水的時候,他就已經有了許多的想法,隻不過這些想法都是在一層一層的後退。
說服文官,是對朱厚照政治手腕政治智慧的考量,限製人數、讓其多聽英國公的多跟著看,是擔心他年紀尚小心高氣傲控製不住自己出現意外,但既然知道朱厚照未來注定要朝著這方向摸索那讓他跟著英國公張懋多學多看也是積攢實際經驗,是一個刷級的過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弘治皇帝雖然缺乏強硬的手腕和政治智慧,但對於朱厚照這個兒子,他真的已經在儘自己的可能想在其人生道路上多幫襯一把。
“可是,這還是太危險了。”張皇後憂心道。
“但他始終要長大,現在朕還能限製一下他並可以讓英國公代朕看一看管一管,等以後他登基了呢?”
“到那時無人可以管他,他又沒有足夠麵對韃靼的實戰經驗,那時他再親征,豈不是更危險?”
“堵不如疏,不妨就先開個小口‘泄洪’吧。”
弘治皇帝無奈搖頭,他能不知道危險嗎,但朱厚照的性格注定了許多事情,危險也沒有辦法呀。
那與其等日後他退了由朱厚照自己主持大局的時候跑去冒險還不如現在就給他安排點老帶新的活動嘞。
想當年的太宗皇帝小的時候是跟隨徐達、常遇春等明初頂級大將身旁學習軍事知識,這才有了後麵鐵騎北踏的燕王、奉天靖難的永樂。
而宣宗皇帝也是從小跟在太宗皇帝身邊受其培養教導這才有了後來堪稱全麵的麵板。
而正統皇帝為何抽象,其中有一點原因就在於老爹死的太早登基太早沒人給予他係統化的培養,在張太皇太後去世後身邊隻有一個妖後孫氏以及一眾想要給他洗腦的文官們。
以至於雖然有一個想成為太宗皇帝那般人物的心,最終卻成了王振的舔狗,最後就差給其擋刀子了......
可見,在人生這條道路中,有人在踏上路程的初期以老帶新的方式扶著你走一段是多麼寶貴的經驗。
足以改變其一生的命運走向。
雖然有老人帶著也不見得就安全,但總歸是比以後零經驗進場要好的多。
“況且這小子打小就機靈,此次北征不論結果如何相信最終他都不會出什麼事的。”
“皇後,你要相信我們的孩子,我們的照兒。”
喜歡回大明攝政請大家收藏:()回大明攝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