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著從北京城中傳回來的各種最新情報,寧王朱宸濠滿滿的不屑一顧。
在他看來,天下大勢想成,要依靠的不過是天時地利人和。
這些年來大明天災不斷,此可為他掀旗的理由,南方富饒無比給他積累了無數的財富此可為他“清君側”提供物質基礎。
朱厚照、朱厚煒這些年一直跟文官們對著乾,此乃跟千百年的主流輿論群站在了對立麵,那些傳統儒生圈的人員,那些世家門閥已經走私商販皆是離二人而去在他這南昌城彙聚。
現在,他可以說是羽翼豐滿,比當年奉天靖難起兵時的燕王家底不知殷實多少倍。
當然還有一點最重要的就是......
朱宸濠是真特麼相信自己是那種天命所歸的人物。
為什麼他會有這種迷之自信呢?
因為他丫的原先跟寧王這個位置根本就是搭不上邊的。
原本朱宸濠剛開始被封王的時候封的其實是上高王,但誰叫在他之前的上一任寧王寧康王朱覲鈞沒有嫡子呢?
這寧王的位置即便他朱宸濠是庶出又如何,還不是最終到了他的手中?
甚至這個位置他還沒有過多的使點手段。
而成為四代目寧王之後,年輕氣盛的朱宸濠回想起自家太爺寧獻王朱權被燕王說著“共天下”實則當狗耍的過往一個意氣就是想要蓄謀起事大業。
事實上,寧王這一脈每一代寧王都或多或少會有點爬起來搞事的想法。
但因為種種原因都沒有動手。
隻有實誠的年輕人朱宸濠敢想敢乾,暗地裡說動手就動手,那是伏筆庫庫一頓埋。
而正巧,這些年朱厚照、朱厚煒擴到鎮國府權柄的時候不可避免的就要打壓一下舊時代的黨羽,而因為時機不成熟又不能下太狠的死手,這些貨色最終也就在莫名其妙的因果之中便宜了朱宸濠。
可朱宸濠在得到這些人都投誠之後,內心想的可不是他們投來的種種原因,純是覺得燕王一脈無道失了民心,他寧王乃仁義之主,在這些人受到壓迫的時候給其伸出來援手,他們自然會涕泗橫流、感激不儘的為他效率。
沒辦法,在他的世界裡他可是庶子逆襲並積累下碩大家業的主角!
是十六世紀天選的皇者。
甚至都有人暗自在傳,帝星不在北方而在江南啦!
江南有哪個親王有那般勢力?
可不就是他寧王嘛!
“太子朱厚照?”
“蔚王朱厚煒?”
“不過是僥幸混出點名堂實際上什麼都不懂,失去‘天下民心’支持的小醜罷了。”
“本王日後要捏死他們,簡直易如反掌。”
“原本本王還想要再等一等時機,沒想到啊沒想到你們自己就把時機給本王送上門來了。”
朱宸濠聽完最新的情報,略顯沉默後揮了揮手,準備讓人給南昌城中歸附於他的各大世家、勢力傳遞了一個原本既定下但一直沒有下過決定的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