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太子朱厚照終於不再強嘴,張懋心中也是不由鬆了一口氣。
張懋是真怕說著說著這位大明朝的太子殿下直接撂挑子公然在眾人麵前態度強硬的逼迫著他違抗弘治皇帝的命令非要自己披掛當先鋒不可。
官大一級壓死人,雖然他有弘治皇帝的聖旨護身但要跟朱厚照硬著來還是很讓人頭大的。
“還好還好,太子殿下還是明事理的沒有為難老夫。”
張懋心中鬆了一口氣,隨即開始招呼眾人開始準備探討戰事布置。
既然朱厚照這個大檻暫時不再糾纏,那現在總得商談點此行的正事了嘛。
他們北征是為了什麼,是為了乾韃靼。
結果一路走來遇到的都是小打小鬨到現在都還沒真正爆發大型戰役,這顯然不符合他們的預期。
越深入大漠,對他們大軍其實越不利。
韃靼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跑大不了就是跑到大漠深處去蟄伏一段時間再尋機會等待東山再起。
反正也沒有什麼固定資產是難以轉移的,沒車沒房的他們在他們的草原騎著他們的馬想到哪耍到哪耍。
但明軍不一樣啊。
他們是客場作戰,不可能在這種不熟悉的場所盲目行進。
所以在長城外每一段路程每一戰都是很關鍵的。
一旦局勢不妙他們可沒有在草原流浪的本錢,會被這些“狼”找機會下毒手乾死的。
“唉,老一輩的作戰套路。”
因為“老爹有令”整的情緒並不怎麼高的朱厚照在興致欠佳的聽了一會張懋等五軍都督府的作戰布局後,發現並沒有讓他眼前一亮的點。
雖然作戰計劃算是相當縝密也商討了對於可能出現的埋伏、未知狀況的應對措施。
但是朱厚照卻真的很難提起興致。
怎麼說呢?
或許是因為受到大明對韃靼這些年攻守態勢的影響,哪怕英國公也非常想要立功再證英國公張家之名,但其中缺乏的活力卻不言而喻。
一切布局都太正,哪怕有些地方明明兵行奇招會有更好的效果這些老一輩的也不想輕易選擇奇招。
太穩了,穩的讓朱厚照在軍隊感覺到了一股......
暮氣。
可軍隊明明應該是最具有活力、熱血的地方啊!
“千百年來戰爭都是一直發展的,一味的保守著來行不通的呀。”
在朱厚照看來,軍隊要具有的創新性創造性絕不會比做科研要少,事實上在朱厚照看來不管是哪一行哪一業都不應該太過保守固步自封。
世間之道,不進則退。
一個軍隊的技戰術可以落後,因為老祖宗當年能往這方麵思索證明它確實有可取之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