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什麼備倭新軍改製為大明國防軍東南軍區海軍需要增加多少人手乾部進行哪方麵的調整啦,遼東新軍改編大明國防軍東北軍區陸軍可能麵臨的種種問題,在關外怎麼做到協調發展啦,剛大獲全勝將要實施有效同化建設大明國防軍大漠特彆集團軍的種種可能性探討與實踐啦......
各方細節這段時間內朱厚照、朱厚煒都早有腹稿,這時機一到很多東西都能直接搬出來用。
需要考慮的也就是這些內容提出時的各種條件因素有沒有隨著這段時間的推移導致某些方麵不再適用而已。
弘治皇帝呢,隻需要跟個吉祥物一般象征性的作為大會大軸,在那微笑點頭在聽完安排後裝作思索一下隨後點頭拍板就可以了,根本就不需要用到腦子。
雖然這感覺跟被架空了一般,但本就對兒子傾儘全力培養接班的弘治,尤其還是剛剛一切親力親為累個半死把自己整的差點【低電量自動關機】的弘治皇帝而言。
這感覺簡直是太爽了。
什麼破事還要朕親自來解決?
你們已經是長大了,是成熟的太子和蔚王了,該學會自己處理各類政務了。
努力吧,爭取這兩個科舉周期就給朕把擔子接過去然後給朕生幾個孫子玩玩!
在一段微笑、點頭、嗯,“可”“此事交於卿辦朕放心”“既太子、蔚王舉薦了你,那朕自然選擇相信他們,望卿也莫要辜負太子、蔚王之信任,莫要辜負了朕之期盼”的捧哏式名義會議大佬操作後......
日落西山,打卡下班。
第一次軍部大會有關於第一次授勳、人事調動、未來軍事改革發展的各個流程,終於落下了帷幕。
在後麵是什麼流程?
當然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設宴啦。
自然,這其中就沒有朱厚照、朱厚煒什麼戲份了。
即便是近十年有更新換代水平提升的宴席,那也是官方重賣相而不重滋味的樣子貨,對於吃貨二人組而言,這宴不吃也罷,還不如留著肚子回去等牛嬤嬤下廚整點家常菜來的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明的軍製,算是正式進入新時代了。”
忙活了一天的朱厚煒略顯感慨。
原本的明軍在土木堡之後便一蹶不振,即便在明中後期時不時會出現那麼幾個猛人把幾支部隊的實力提起來,但大部分的衛所、帶甲都早已是中看不中用的存在。
現在可好,弘治年打破了十八年的極限步入二十大關,幾支新軍雖然比起所謂的【帶甲百萬】還顯得微不足道,但其製度建設科學有益,具有無限潛能。
再加上鎮國府農業部的“哼哈”二將——王臣、張澤一直在努力推進研究科學化增產,那個明軍滿餉不可敵可惜明軍難滿餉的時代應該......
朱厚煒不敢打包票說那個時代不會到來,畢竟天有不測風雲,誰也不知道幾十上百年或者幾百年後會不會又出現個人才給大明作死了,但至少按目前的趨勢來看,破三百王朝周期律提前幾百年建立強軍走向世界為後世奠定“自古以來”的基礎應該問題不大。
“總有一天,咱大明的軍隊會駐紮、鎮守在這個世界上已知的、未知的所有疆土上。”
“咱們要締造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巨明。”
朱厚照意氣風發,年少時兩個少年便曾言要遠邁漢唐,現在雖然離這個目標還很遙遠,但已經不是遙不可及,而是未來可期。
“可惜,本宮這次才評了個中將。”
朱厚照回頭看了一眼自己的肩章,有些遺憾。
作為大明第一軍事狂熱分子、軍部組織者、帝國破壞龍......
這第一次授勳他怎麼可能把自己落下呢?
“這不是你自己認可的嘛。”
朱厚煒白眼,雖然朱厚照的軍功實際上比許多老一輩授勳的中將都要耀眼的多,但年齡擺在這,他的未來還有無限可能。
所以朱厚照自己也尋思著給未來留一些念想,不然直接拿滿級號容易失去目標導致頹廢,最終綜合考慮了一個比同齡人高比等同於老一輩的軍銜,結果丫的到頭來自己還抱怨上了。
“沒出息,看看,看看不過區區上校,還是你硬塞的,一點功利性都沒有的我。”
“你不覺得羞愧嗎?”
喜歡回大明攝政請大家收藏:()回大明攝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