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看了眼封皮上的幾個大字抬頭看向朱厚煒:“你又要辦學?”
“還是要給宗教建學?”
朱厚煒點點頭:“對。”
“既然宗教人員複雜參差不齊,那不妨就除了宗教管理之外再新整一個人員培養的方案。”
“道家還好,門檻比較高,除了一些坑蒙拐騙的牛鼻子老道外大多數的道門人士都隱居山中修仙求道,但佛門殺了人剃了頭垂個首就進去了。”
“這不藏汙才有鬼了。”
“提高準入門檻,明確出家標準,要讀多少佛經、在佛學院取得什麼成績才能真正被官方認證,能掃除一大批的問題來源。”
正所謂,我佛不渡本科以下!
“這,倒也確實是個不錯的主意。”
朱厚照翻了翻朱厚煒寫的方案,點點頭。
“那就這麼整,徹底把這些歪風邪氣刹住。”
當作為行動派的兩人達成一致,辦事效率那不是出奇的高,很快便找到了弘治皇帝闡明了一係列的計劃,為了獲得支持,還直接將最近查到的一大堆罪證都搬到了弘治皇帝麵前。
莫名其妙在短時間被灌輸了一大堆罪狀和計劃的弘治皇帝:(′o_0`)?
他是誰,他在哪,這倆小子最近怎麼又背著他乾了這麼多事情?
雖然他想要在這幾年就退休,但這不是還沒退休嗎?
怎麼感覺已經越來越沒存在感了呢?
“父皇,曆朝曆代寺廟都是藏汙納垢之所,大明要中興這些問題就不能置之不理。”
朱厚照拱手,認真無比:“頑疾不重時不重視不去治理,當成為重症、不治之症時再想處理就晚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朱厚煒:“兒臣附議。”
“讓禮部、讓太常寺來幫你們處理吧。”
弘治皇帝看著頭疼,這厚厚一遝絕對不是短期內完成的,一下子就想要給他灌輸進去這不是為難他這個當爹的嗎?
算了算了,還是當甩手掌櫃,交給兒子和臣屬們去乾好了。
“太子妃要不了多少日子就快要生產了,有些事能放的就放一放,多陪一陪太子妃。”
在朱厚照、朱厚煒離開時,弘治皇帝還不住出言對朱厚照說道。
什麼宗教問題,哪有他即將出生的好大孫重要!
咱們不能舍本逐末啊!
“知道,兒臣知道了。”
朱厚照擺擺手,扭頭就小聲對朱厚煒嘀咕。
“父皇這,望之不似人君啊。”
“身為一國之君,就不能努努力琢磨琢磨怎麼處理弊病讓大明再度偉大嗎?”
“以前還嫌棄咱們不回來參政議政,現在可倒好,咱們努力乾活他自己反倒越來越擺。”
說罷,朱厚照不由望天惆悵歎息。
“這一屆的家長不好帶啊。”
“帶不動,真的帶不動。”
朱厚煒:......
這台詞,原本應該是文官和父皇們形容你的吧?
你這說的都是他們的詞兒啊!
ps:關於宗教管理其實曆朝曆代都有在做,洪武二十四年清理佛、道二教,僧限三年一度給牒;
凡各府州縣寺觀,但存寬大者一所,並居之。凡僧道,府不得過四十人,州三十人,縣二十人。民年非四十以上,女年非五十以上者,不得出家;
洪武二十八年還令天下僧道赴京考試給牒,不通經典者黜之。
老朱作為這一行出身的實際上對宗教已經做了很多的管理希望革除一些毛病,像是我佛不渡本科以下這種梗實際上在明時期真的可以用,因為他們的碟是真的要考試來得到。
但因為許多客觀因素的限製很多規矩名存實亡。
喜歡回大明攝政請大家收藏:()回大明攝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