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弘治皇帝的點頭,迅速拿下北方一眾犯事的和尚、道士,以此震懾力禮部官員後,關於大明第一屆宗教大會的“英雄帖”迅速從京城發出,送往大明各處名寺名觀。
少林、武當、龍虎山、大興隆寺、永祚寺......
凡是官方認定的大寺廟大道觀,在全大明宗教界能排的上號的廟宇,無一遺漏。
“主持,此事......”
“佛門乃清修地,但求渡眾生疾苦、施我佛真意,而非藏汙納垢之所。”
“殿下既要整頓大明宗教之汙穢,白紙黑字立下規矩清掃不堪,佛門自該支持。”
老和尚閉目手握佛珠,緩緩開口,表麵氣場一切祥和卻不知其內心所向。
“但主持,據說此次不僅是要立下對各處寺廟、道觀的管理條例,對於寺廟、道觀的田地,出家、入道的門檻等一切都要......”
小和尚沉不住氣,下意識焦急發問。
“阿彌陀佛。”
老和尚滿臉慈悲狀,閉目不再語。
小和尚多次詢問,終不可得答案。
隻得歎息入定,誦經問禪。
“這年頭,和尚道士都不好當了,老子這才剛混到道觀裡怎麼就遇到這樣一檔子事,還是收拾收拾再準備跑路吧,此地不宜久留。”
一些大寺廟、大道觀,混進來濫竽充數避災躲禍的玩意,在聽聞從京中昭告天下的消息後,臉色那叫一個風雲變幻。
原本作為千百年來犯事兒避禍隱藏身份最好的去處之一,短時間內無數人開始思索著跑路的可能性。
“師兄,朝廷這是何意?無量了個天尊的,對那些油光滿麵、大腹便便的禿驢動手就算了,我們平日大多數時間都在山中修行,三清像都是泥塑的,憑啥還要把我們扯進來?”
“我們一心求仙問卜,渴望得道飛升。但架不住有些有些假道士坑蒙拐騙。”
“整一整也好,省得敗壞了道爺們的名聲。”
一處山間小破廟,清風道骨麵龐消瘦的兩名道士一邊準備著煉丹,一邊述說著最近得知到的消息。
“唉唉唉,火控好一點,彆再炸爐了!”
“你個混球乾甚呢!這可是道爺最後一個丹爐,再給道爺燒炸了道爺跟你拚命!”
龍虎山張家,天下道家之首。
年輕的張天師拿著手中的“英雄帖”饒有興趣。
“居然要整頓全體宗教界了嗎?”
“這一代的小殿下魄力倒是不小。”
“哥,你打算什麼時候起身進京,帶我一個。”
一個亭亭玉立的小尼姑不知何時出現在年輕天師身後,水靈靈的大眼睛一下就瞄到了張天師手中的信件,趕忙嬌聲道。
“你這丫頭什麼時候回來了?”
看著身旁的婷婷小尼姑,張天師笑道,隨手不經意的就將禮部送來的柬放到了懷中。
“張老前輩最近如何?”
“彆提了,那老家夥消失近十年了,我最後一次得到消息也七八年了。”
小尼姑聞言,撇了撇嘴,看似滿滿的抱怨,實則神情中的關切擔憂根本就掩飾不住。
師公的可是橫跨了三朝的人,換一般人就算是次次長壽都夠輪回好幾次了。
這一下有是失去音訊這麼多年,也不知道現在具體怎樣......
“老前輩我見過最深不可測的人,想來應該不會有事的。”
見小尼姑這般表情,張天師不由輕聲安慰道。
“嗯。”
小尼姑輕輕點了點頭,隨即滴溜的眸眼一轉:“所以咱們什麼時候進京?”
張天師:“???”
“我有答應帶你進京嗎?”
小尼姑:“誰管你,就這麼說定了,我回去收拾行李!”
張天師:“......”
......
“父皇,這是兒臣和蔚王一同編撰的宗教管理條例,禮部那邊也已經做好了準備到時會在京中對佛、道、伊斯蘭......等等教派的主要人物進行約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