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朱厚照這個跟說好的完全不同的舉動,常在差點閃了自己的老腰。
好在他也是在足利幕府混到了高層的老狐狸,多少有點臣服在身,趕忙擺出一副無比真誠的態度。
“尊敬的太子殿下,足利幕府無意於大明為敵,常在祖上也是明人,隻是因為陰差陽錯之下才到了倭國成了倭人,常在的心是向著大明的,在這我敢保證,足利幕府願永世臣服,世為明臣。”
“大明乃仁義之邦,王師乃仁義之師。”
“現倭國內患致倭國百姓民不聊生,一些賊子更是作亂趁機侵饒大明。”
“請王師天降,安定東瀛。”
這老小子,難怪能在足利幕府混起來。
看著常在穩穩的承接著朱厚照的“諷刺”,朱厚煒不禁對其有些刮目相看。
原本他對於常在能在足利幕府爬到這個位置還是有所懷疑的。
雖然借助備倭新軍在外的基地以及從半島那得到的幾個島嶼稍近的地理因素,這些年暗中讓下麵的人配合著給予其一些支持。
但都隻能算是不大不小。
可見,這老小子在那邊還是挺能自己把握機會的。
“不愧是當初在山東能頂著戚景通率領的蓬萊水寨跟劉大夏等人一起搞走私的狠人,雖然沒有走上仕途,但一些手段絕對是不弱的。”
若非當初被劉大夏坑了導致被鎮國府打壓,他的日子應該會過的挺瀟灑。
有能耐的人,總能給自己找到出路。
“當真真心歸順?”
雖然朱厚照還沒正式上位,但自那日弘治皇帝宣布後,在朝會中讓朱厚照發揮的度就更高了。
此次麵倭,全程都由朱厚照、朱厚煒負責。
弘治皇帝隻是靜靜坐在上麵,看大戲。
渡部琉鬥等人心中有些苦澀,他們此行確有借大明之力對付其他勢力的想法,也有歸順的打算,但看著常在這個原大明人代表著他們大肆說著歸順之事,怎麼感覺有種被人“拐賣”了的感覺呢?
“若非知曉常さん當初在大明的處境,親眼見證這些年他為幕府為將軍‘鞠躬儘瘁’所做的一切,我現在真的會心慌會有所顧慮。”
渡部琉鬥心中暗歎,讓一個大明人代表他們倭人對大明對話結果開局直接跪地效忠,怎麼看都像是被賣了的樣子。
所幸,對強者跪舔是他們的傳統,雖然有些彆扭,但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朱厚照微微俯視:“倭國動亂若平,你足利幕府可能代表倭王?”
“可以的,偉大的太子殿下,幕府是倭國正統衙門。”
渡部琉鬥見朱厚照有點轉變的動向連忙開口。
“隻要殿下出兵拯救倭國,足利幕府將是大明最忠誠的屬臣。”
好吧,跪舔這一道,常在終究還是比不過專業團隊。
朱厚照攢眉,半晌後轉身對著弘治皇帝拱手。
“父皇,雖然倭國這些年屢屢犯邊,但終究是太祖皇帝所定之藩屬,不征之國其一。是否再給其一次機會?”
劉建、李東陽等群臣皆是詫異的看向朱厚照。
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還是說五六年的科研真的讓太子殿下轉了性沒那麼好鬥了?
換作正常劇情,對倭寇不應該喊打喊殺的嗎?
且對於倭這個牛皮蘚,雖然他們會對朱厚照的“暴脾氣”有所勸阻,但若隻是打擊、打壓一下他們也不會真的攔著朱厚照。
東南沿海開設了通商口岸,雖然沒有以前走私那麼暴利,但他們一些人的收入也因此變得合法化了,跟倭寇的不正當接觸自然減少。
畢竟當初有些腦子不好頂風作案的,現在已經被連根拔起從江南氏族中除名了。
所以打擊倭寇,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消滅他們以前走私的某些“證據”,雖然不能表現的跟以前太不一樣,但不抵抗就是支持嘛。
但現在......
劇情不對呀。
怎麼還能給倭人以機會呢?
皇明祖訓那一套不是他們文官拿出來製衡皇家的枷鎖嗎?
再說太子殿下您什麼時候遵守過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