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們的心不斷下跌。
早在弘治朝後麵十幾年,他們便覺得自己心寒仿佛被拋棄,覺得跌落了穀底。
直到此刻他們才明白,之前那算是什麼穀底。
比起現在這局麵的壓迫感而言,之前的最多算是宴席前桌上擺放拿來開胃的涼菜!
“陛下,學子從學,是為有朝一日登臨天子堂為陛下效命,為天下出一份力。然若身無半畝地,便心憂於天下,有再大的才情也難以走到陛下跟前。”
“太祖皇帝對讀書人的恩典,乃我朝養士之策。”
“國朝養士百來載,若有一日大明需要,仗義死節士子們也將前仆後繼。”
有翰林拱手上前,恭聲道。
朱厚煒腦袋微微一歪,好奇道:“你的意思是大明一半多的土地拿來養士,最後等到大明需要他們隻能出來送死?”
“百十萬讀書人一起送死,倒也壯觀。”
“不過有這地,養牛羊豬馬也不止百萬吧。”
那出言的翰林臉一黑,有些心梗的捂住胸口。
“殿下何故如此侮辱士子,他們,他們都是國之棟梁,是大明朝地根基啊。”
朱厚煒大喝:“大明的根基在百姓!”
“古語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又言:君舟民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他們才是一個國家一個王朝真正的根基所在!”
那翰林不甘:“士子們也是民。”
“趴在無數百姓身上吸血,之世家,也敢代天下之民?”
“天下民便是有他們生活半成之質量,天下何愁沒有古之大同盛世?”
朱厚煒言罷看向朝堂諸官:“本王非是要取締朝廷對士子的優待,這是太祖皇帝的恩賜本王自認是良政。”
“但,除此額外的,那些本應該屬於大明的,屬於國家的,就得老老實實給本王吐出來。”
“侵占公產,按律當斬,這是天下最大的貪汙案!”
隨即朱厚煒深吸一口氣轉身看向朱厚照:“陛下,臣請清查天下田畝,將一切徹查清楚。”
“再,臣看我朝的俸祿確實太低,有些清廉的、家中確實家底不豐厚的官員也確實活的艱難,臣建議增加俸祿。”
“至於具體該如何加,臣建議在日後再行詳細商榷。”
一個巴掌一個棗。
雖然比起那偌大的田畝數而言漲薪其實微不足道,但朝中並非全是田畝大戶打地主,清廉家中土地少的官員也還是占據了好一部分的。
依靠漲薪緩和一下矛盾,也拉攏一下真正的清官,能給清查減少不小壓力。
雖然,隻是杯水車薪。
“善。”
朱厚照輕頷首,表示認可。
百官們無言,便是三位閣老一時也不知該如何對此事進行勸誡。
若是其他皇帝,目之所及不過宮牆之內,便有心培養錦衣衛、東廠利用清官想搞這種事,他們也有無數的辦法將其掐滅。
但朱厚照、朱厚煒不一樣。
鎮國府發展的太好了,手下那些新學出身的思想覺悟也高的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