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不可能讓你有漏可以撿。
看來也隻能在這些垃圾中想想辦法了。
範青陽走走停停,打量一個個攤子的東西搖頭,眼睛繼續不斷轉動掃過一件件東西。
他有些失望,對於曾經在古玩聖地潘家園混跡的他來說,見多了好貨,彆說唐宋明清的官窯物件兒了,就算是清宮出來的活生生的八旗貴胄王爺貝勒都認識好多。
範青陽的樣子引起人群中一個身穿白襯衣戴金絲眼鏡的老人的注意,他好奇的打量這個痞裡痞氣的青年。
範青陽的穿著打扮跟古玩街的人格格不入,太紮眼,行為更是古怪。
一般古玩地攤上的人有幾種穿著。
行家老油條,穿著低調,甚至刻意的打扮很土,標配就是夾克衫老布鞋,帶著老手表,臉上掛著人畜無害的表情,看東西從來不說真也不會說假,讓人捉摸不透,但是他們財力雄厚,眼睛毒。
再有一種人,穿著打扮特彆誇張,脖子上掛上三十串各種蜜蠟天珠或者核桃,手腕上掛滿,背著十幾個大葫蘆走街串巷,這是賣貨的,他們目的就是博人眼球銷售自己的貨。
第三種人,打扮中等,但是總會脖子或者手腕上掛著串兒,喜歡手中攥著個手電筒照來照去的,張嘴跟你賣弄專業知識,什麼青花發色甚至各種專業鑒定名詞兒,點評貨物,嚇得攤主唯唯諾諾不斷恭維!
可是這種人就是棒槌,也叫冤大頭,真正吃虧上當的恰恰都是這種人。
這老頭看到範青陽這個打扮奇怪了。
怪就怪在,這種混混一般不會混跡古玩市場。
可這青年看古玩的眼神極為專注敏銳,偏偏又像是長期混在市場的老手似的。
而一旦範青陽仔細觀察物件兒的時候,會下意識的彎腰抬手擋住鼻子,看東西絕對不上手(拿起)。
這讓老頭更為驚訝了,這個動作在古玩行中懂的人極少。
隻有以前早年間的大收藏家在請專家大師鑒賞貴重珍品的時候,他們才會做出的特有動作。
因為真跡字畫,或者貴重的青銅器瓷器都怕損傷,鑒賞時候生怕自己哈氣,或者手上汗水引起水蒸氣的細微變化造成重器不可逆的損傷。
這是個見過大世麵的行家啊。
老頭跟在範青陽身後,看著他輕鬆地轉身看都沒有看腳下,就抬腿繞過一個放在攤子最邊上的粉彩瓷瓶落下絲毫沒有拖泥帶水。
避坑都成了習慣了?
在這古玩市場上,機關算計的路子太多了,防不勝防。
最直接的一種就是小販會故意將一些容易摔壞的假古董放在路邊,隻要被人碰倒就訛錢。
這個時候。
就會有另外一個人跳出來冒充和事佬兩人一唱一和逼迫客人高價買下,行話叫“砸棒槌”
而範青陽的腳習慣性的避開了這些坑,更厲害的是連看都不看腳下一眼。
老頭也玩了幾十年古玩了,可他感覺自己都做不到那麼自然。
好奇心驅使下,他一直跟著範青陽觀察他的一舉一動。
毫無所覺的範青陽依舊在篩選物件兒,仔細的看著。
連續看了幾十個攤位之後,範青陽的腳步忽的微微一頓,眼神落到了一個年輕人的攤位的角落的物件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