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方的立場是,人性本惡。】
【第一,人性是由社會屬性和自然屬性組成的,自然屬性指的就是無節製的本能和欲望,這是人的天性,是與生俱來的,而社會屬性則是他通過社會生活、社會教化所獲得的,它是一種後天屬性。】
【我們說人性本惡,當然指的是人性本來的。先天的就是惡的。】
【第二:提到善惡,正如一千個觀眾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心目中也許會有一千個善惡標準,但是歸根到底,惡指的就是本能和欲望的無節製擴張,而善則是對本能的合理節製。】
【我們說,人性本惡正式基於人的自然傾向的無限擴張的趨勢,曹操就說過“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
“淦!”
“這玩意兒也能扯到孤的身上?”
“沒有孤,你們後世是不是活不起了?”
曹操很是無語,他發現後世很多東西都要拿他舉例子。
舉例就舉例吧。
好歹說點好聽的。
每次一舉例,要不就是好人妻,要不就是奸雄,現在又來個孤的本性惡。
是不是有點兒過分了?
.........................
【路易十五也說過“哪怕我死後洪水滔天”。還有一個英國男孩,為了得到一輛自行車,賣掉了自己三歲的妹妹。這些對方還能說人性本善嗎?】
【第三:雖然人性本惡,但是我們這個世界並沒有在人欲橫流中毀滅掉,這是因為人有理性,人性可以通過後天的教化加以改造,當人的自然傾向無限擴張的時候,如果社會屬性按照同一方麵推波助瀾,那麼人性就會更加墮落,相反,如果我們整個社會倡導揚善避惡,那麼人性就可能向著善的方向去發展。】
【這一點,不正說明了儒家思想所倡導的修身治平、內聖外王是何等重要嗎?】...
【對方辯友,如果人性本善的話,那麼孔老夫子何必還誨人不倦呢?】
【今天對方辯友所犯的錯誤就在於以理想代替現實,以價值評判代替了事實評判。】
【曆史、現實和理性都告訴我們,人性是惡的,這是一個事實,我們隻有正視這個事實才能更好的揚善避惡,謝謝各位。】
“說得好!”
程咬金怒讚道:“你敢說自己的內心沒有欲望和貪婪嗎?這七情六欲不就是與生俱來的惡嗎!”
“房老頭兒!你去年娶了小妾,是不是色欲在作祟?那你這色欲是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培養的?”
“程胖子!你休要胡言亂語!”
房玄齡急了:“我娶小妾不過是為了延續我房家香火!乾色欲何事!”
“乾色欲何事?嗬嗬!”
程咬金嘲諷道:“延續香火你夫人又不是做不了,為何還要另續,之前陛下給你想要給你納妾你都婉拒了,我還真以為你對你夫人忠貞不二,結果好家夥,老房,我沒記錯的話,你那妾室,今年才十七吧?”
“那.....那是因為你們都有妾室!我被你們汙染了!”
房玄齡急道:“你們要是跟我一樣就一個夫人,我哪裡會有此種打算!這恰恰證明了,人在後天的環境下可以被汙染!”
“汙染?你說這是汙染?”
程咬金看向李世民:“皇上,房玄齡這是在罵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