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麼努力的工作學習,是為了什麼?”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大明。
朱元璋歎道。
“錢,的確是個好東西啊。”
“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哪一項不需要錢?”
“就連民間百姓間的矛盾也大多都是利益所擾。”
“再往大點兒說。”
“國家想要穩定,國庫裡的錢財也必須得充實。”
“要不後人怎麼說,明朝不滿餉,滿餉不可敵呢?”
.....................
【這是個看臉的社會】
“祝各位讀者老哥顏值亂殺。”
“丁真充分證明了這句話的含金量。”
“真的就是這樣,不管在什麼階段,長得好看的人就是會比其他人多一點兒機會。”
“如果你長的足夠好看,那麼剛剛那條門當戶對可以忽略。”
大秦。
嬴政皺眉道。
“這算什麼什麼至理?”
“長相能決定什麼?”
“空有一副皮囊而已,既不能文也不能武,完全對國家沒有任何作用嗎。”
“即便是我母後.........也不是看上了嫪毐的相貌啊!”
西漢。
董賢無比認同光幕的觀點。
畢竟如果自己沒有一副好皮囊,又怎會如此被陛下喜愛呢?
...........................
【做得好不如選的好,選的好不如生得好】
“條條道路通羅馬,可惜有的人一出生就在羅馬。”
“運氣>天賦>努力,但前兩者是我們改變不了的。”
“人生的分水嶺——羊水。”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這個..........”
大部分的帝王都有些啞然。
這話他們還真沒辦法反駁。
尤其是乾隆。
一出生就是皇子。
並且繼位過程中也沒遇到什麼麻煩。
堪稱是天選的皇帝命。
大漢。
劉邦對此也是頗為認同。
“統籌千裡之外,我不如張良,籌集糧草,做好後勤保障我不如蕭何,領兵打仗,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
“論武力,我也比不上項羽。”
“論威嚴,我更比不過嬴政。”
“但朕就是推翻了秦朝,打敗了項羽,建立我大漢王朝。”
“除了朕識人善用之外,恐怕也不能不說有幾分運氣。”
.................
其實說到漢朝,《史記》中還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兒。
漢初“沛縣功勳集團”裡的文臣第一蕭何和武將第一曹參,在跟隨劉邦之前,都曾在沛縣做過公務員。
也就是說,當時的沛縣縣令,手底下有著堪稱天下文武第一的人才。
而且,在陳勝大澤鄉起義、天下雲集響應之後,蕭何、曹參等人還勸說過沛縣的縣令參加反秦運動。
可是這個縣令,卻在事到臨頭之際反悔了最終被劉邦等人殺掉)。
總結起來就是:當時的那個沛縣縣令,手底下有著天下第一等的人才,也有著逆天改命的機會,可惜他卻未能物儘其用、放手一搏。
不僅失去了封王拜將的機遇,更丟掉了卿卿性命!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