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光幕換了畫麵。
隻見一個女孩兒坐在車裡手忙腳亂的打著方向盤,一旁還有教練火大的斥責聲。
大秦。
嬴政眼前一亮道。
“之前隻能看到後世汽車外部。”
“現在朕終於見到裡麵是什麼樣子了。”
“那個圓環一樣的東西應該就是控製方向的吧?”
“往左打就是左拐,往右打就是右拐,不過.........”
“前進的做法又是怎麼操作的呢?”
話音剛落,就聽一旁的教練喊道。
【“你左腳彆動!!油門跟刹車隻用右腳就行!!你左腳就放離合上!!”】
“哦~~”
嬴政恍然:“踩一腳就能前進啊?”
“嘿!”
“這是什麼原理?”
就在嬴政不解之際,光幕道。
【駕照有多難考?】
【駕駛證是依照法律機動車輛駕駛人員所需申領的證照,全稱為機動車駕駛證。】
【駕駛機動車需要一定的駕駛技能,如果缺少這種技能,隨意駕駛機動車,就有可能發生交通事故,所以無證不能上路行駛。】
【對於已具備安全駕駛技術的人他們在道路上駕駛車輛,這種允許的證件就是駕照。】
大唐。
李世民點頭道。
“沒毛病!”
“我大大唐騎馬都要有馬牌。”
“這麼大個家夥,速度又這麼快。”
“要是不能熟練掌握駕駛它的技能,到時候來回亂撞,對百姓的生命財產來說也是一個極大的威脅。”
“就是不知道後世的駕照,和我大唐的馬牌哪個更難考,朕當初考馬牌的時候還失敗了好幾次哩!”
在古代,雖然沒有現代意義上的駕照,但存在類似的考核製度,用於確保駕車者的技能和安全。??
而且駕車技術屬於六藝之一,駕駛戰車,戰馬也都是君子們的必學技能。
古代的馬車駕考一共5項。
但每一項的難度都不比現在的駕考簡單!
先說科目一:鳴和鸞
古代的駕考是沒有理論題的,所以從科目一開始就是實操題。
它主要就是考驗大家對和鸞的使用,和鸞就是馬車重要部位的兩個鈴鐺。
相當於我們汽車的刹車跟離合。
這兩個鈴鐺的節奏要一致,考察的也無非就是二者的配合協調度。
然後就是科目二:逐水曲
古代駕考的科目二,其實有點類似現在的s彎!
它要求駕駛者能夠牢牢的控製住馬車,在彎曲的水溝上行駛。
行駛的過程中,車輪是不能陷入或者壓到水渠的,是不是感覺就是現在的不能壓線?
更難的是,s彎好歹還是在平地上,這水溝一旦陷進去了,還有可能會翻車,難度高的不是一點點啊!
緊接著來到科目三。
對月飲一杯寂寥~~~
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