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喝點百草枯豈不是更好?”
“連人帶蟲同歸於儘。”
“早早給你讓位行不行?”
扶蘇趕忙道。
“父皇,您可不要開這玩笑啊。”
“這百草枯哪裡能喝。”
“哼!”
嬴政冷哼一聲,剛轉過頭,就聽扶蘇道。
“後人又沒賣。”
“什麼!!!”
“逆子看劍!”
...................
與此同時,光幕播放起一些被寄生蟲侵擾的病人。
一位23歲女子就診時發現,體內竟有十條蠕動的寄生蟲,醫生手術取出後發現其膽壁管上還有很多蟲卵。
因為女子之前喜歡吃生醃蟹鉗,而這些蟹鉗上可能攜帶寄生蟲。
一男子平時喜歡吃魚生,身體不適去醫院檢查,醫生從其體內揪出六十厘米長的闊節裂頭絛蟲。
在腸道裡的時候,它還在蠕動。
同樣,一位20歲的女性,長期食用螺,青蛙,蛇等食物,導致突然半邊癱。
醫生診治後,發現其腦中有十多條裂頭蚴寄生蟲。
看這光幕中的這些個病例。
所有人都是一副齜牙咧嘴的恐懼樣。
“沒想到,吃生食還有這般後果。”
大唐,李世民後怕道。
“看來日後,無論任何東西,都要煮熟了再吃。”
“尤其是軍中將士。”
“朕知道他們平日裡生活艱苦,有時為了行軍打仗飯也未能做熟。”
“但從今日起,無論遭受何種緣故,夥食必須要做好!”
“不然,倘如感染道此種病蟲,恐怕還未等與敵人開戰,便已沒了戰鬥的能力”
..........................
【其實大自然中還存在其他寄生蟲。】
【比如說縮頭魚虱,它們會悄無聲息的潛入魚的鰓部,然後憑借銳利的爪子,牢牢固定在魚的舌頭上,然後它們會切斷舌頭的血管,迫使舌頭逐漸死亡並脫落。】
【舌頭脫落後,縮頭魚虱就占據了原本舌頭的位置,偽裝成魚的新舌頭。】
【每當魚進食時,這些魚虱不僅能享受魚的食物,還會繼續在體內汲取營養。】
“失去舌頭後,魚就不能說話了,好可憐。”
“這個東西叫做魚虱,人誤食後會變得消瘦,在著名歌手張雨生的《口是心非》中記載,魚虱愛恨交錯人消瘦,怕是怕這些苦沒來由。”
“成年的縮頭魚虱已經是共生狀態了,沒了它魚也活不了。”
“它會縮短魚的壽命,而且魚也會痛苦。不是理想的共生。”
“這也太惡心了!”
大明。
朱元璋一臉的猙獰。
“一伸舌頭蹦出個這玩意兒來,嚇也得嚇死人。”
“就是不知道人會不會感染這東西。”
“這要是能感染,日後怕是不能接吻了吧。”
“這樣的話,那生活會不幸福的。”
........................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biqiv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