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彩雲之南》】
“我雲南山歌在這兒,你敢說《彩雲之南》是省歌?笑話!”
“假煙假酒假朋友,假朋友~~~”
“我印象最深的還是:老司機帶帶我。”
“我最喜歡《朝你大胯捏一把》。”
“我就不一樣了,我喜歡《想喝小妹龍潭水》。”
“不是,這些歌都能過審?”
“審核也喜歡。”
“對,省歌就該是山歌,不要忘了雲南的簡稱是什麼!滇,顛!不顛點兒怎麼能叫省歌?”
.................
【貴州:《奢香夫人》】
“烏!蒙!山!連!著!山!外!山!”
“《奢香夫人》隻能說是畢節市歌。”
“本貴州人隻認《我在貴州等你》這首歌。”
【上海:《上海灘》】
“你這上海市歌.......整個粵語?”
“破案了,上海是廣東的。”
“上海市歌應該是《豪大大雞排》。”
“我搜了,的確是這首。”
【湖北:《洪湖水浪打浪》】
“《龍船調》也可以!”
“還有《山路十八彎》!”
“鄂西南地區:《龍船調》
鄂西北地區:《三峽的孩子愛三峽》
江漢地區:《洪湖水浪打浪》
武漢地區:《是你武漢》
鄂東地區:《再見大彆山》
【寧夏:《寧夏》】
“寧靜的夏天,我精著鉤子去逛街。”
“《寧夏》真的是在唱寧夏,詞作者李正帆02年的時候來到寧夏,他的所見所感寫出了《寧夏》的歌詞。”
“真的啊,我還以為就是寧靜的夏天簡稱呢。”
“歌詞裡也有呀,你來到寧夏的那一天。”
【重慶:《黃葛樹山茶花》】
“這個...........我孤陋寡聞了。”
“其實,如果不是重慶人,真的不知道重慶有什麼代表歌曲。”
“高高的朝天門,沒聽過?”
“額........沒有。”
“我就聽過一句什麼,嘞是霧都!”
【海南:《請到天涯海角來》】
“請到天涯海角來,這裡四季春常在~~~”
“這首歌至今還是海南的旅遊宣傳歌。”
“我們海南也有名歌!《久久不見久久見》!”
“我咋感覺海南方言怎麼那麼像閩南語呢?”
【江西:《映山紅》】
“合理。”
“江西可是出紅歌啊!每首歌都好聽!”
“沒錯!比如《十送紅軍》《紅星歌》。”
“《紅星歌》是什麼歌?”
“紅星閃閃,放光彩~~”
“哦哦哦!!!”
【香港:《東方之珠》】
“誒?這不是唱上海的嗎?”
“大哥,不能說上海有個東方明珠,就說這首歌唱的是上海。”
“《東方之珠》是香港回歸那年羅大佑寫的。”
“能把一首政治歌曲寫的如此好聽,羅大佑不愧是流行音樂教父。”
【澳門:《七子之歌》】
“從小就會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