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要為誌向努力啦!
……
白駒過隙。
洪景二十五年,秋。
中秋將至,皇城到處張燈結彩喜氣洋洋,團圓氣氛濃厚。
然這日的金鑾大殿,氛圍卻沉悶低迷。
“自三年前開始,南境每年都起紛爭!外域部族頻頻挑釁,奪我大瑞戰馬,劫我大瑞糧草!擄我大瑞百姓換金銀!”
“今春駐守汾原關的兩萬將士深入追敵,更是險些被坑殺回不來!”
“區區外域烏合之眾,怎就讓我大瑞無計可施了!?”
龍椅上,洪景帝麵容沉怒。
底下一眾臣子紛紛低頭噤若寒蟬。
最後還是趙相國先站出來開了口,“皇上,南境外多丘壑,又暗藏無數大小沼澤,地勢如迷穀。蠻敵以糧草、人質為誘餌,又利用對地形熟悉之便,這才使得我軍多次铩羽——”
“趙相國此話差矣。”嚴肖元不讚同他的說法,“袁將軍駐守南境十多年,焉能對當地地勢不熟悉?之所以多次讓蠻敵得手,累我軍損失慘重,分明是布局失誤!自蕭老將軍告老卸甲,我大瑞武將便參次不齊,再難得蕭家子那樣的將才。以臣之見,失職者問責,同時提拔賢能,儘快補武將缺漏!”
“嚴尚書這個主意也沒高明到哪裡去,若將袁將軍問責,南境換誰來守?數遍大瑞武將,又能找出誰比他更熟悉南境情況?”
眾臣一下吵得不可開交。
洪景帝看著下方一個個臉紅脖子粗的臣子,腦殼突突突地疼。
“此事再議!退朝!”
離了金鑾殿,洪景帝立刻偏頭吩咐,“崔敬,叫卿兒去禦書房議事!”
而另一邊,恭送皇上後,一眾老臣新臣也紛紛離殿。
沿殿前白玉台階而下,各自陣營的人湊到一處,仍對南境困局討論不止。
“汾原關當初一直由姚家軍駐守,便是現在,軍營裡至少有一半將士仍是姚家麾下。要說比袁將軍更適合的守將,大概非遠征伯莫屬吧?”
“誰敢向皇上舉薦他?心存異者,便是適合,可敢用?”
“那邊亂象是三年前開始的吧?莫名其妙突然冒出個鷹部落,聽說部落首領驍勇善戰,奇謀迭出,在外域還有個響當當的綽號,叫什麼外域之鷹……真是狗屁!”
嘴上罵著狗屁,可眾人心裡對那個外域之鷹卻不敢有絲毫小看,眼底皆藏隱憂。
鷹部落的詳細資料,各高權臣手裡都有一份。
三年前在外域異軍突起,短短時間吞並周邊十七個中小部族,從一個百來人的遊牧部落發展至大部族,定都蘭水,與四大部落鼎立。
那位鷹主,小覷不得。
如今讓人為難的是,朝中竟然無武將可派。
大瑞這十多年來一直國泰民安,國力蒸蒸日上,偏偏,就弱在一個“武”上。
禦書房門開。
晏長卿舉步走入。
二十多歲年輕男子,著緋紅蟒袍,長身玉立,如茂林修竹。
十年時光,當初尚顯單薄青澀的少年,褪去最後青稚,舉手投足沉穩內斂,奪目如天上明月。(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