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宜民本就是長子,而當初其父黎元龍廢其太子位時,僅僅是因為皇後楊氏賁態度傲慢。
而黎元龍在為政方麵並不出彩,阮氏英也不是他的什麼發妻,其廢後的原因放在華夏,那就是寵妾滅妻。
如此情況下,黎宜民這位本來應該繼承王位的太子,又怎麼可能服氣。
明使的到來給了他一個機會,畢竟大明使臣的一舉一動,牽動的是越國貴族的心。
人心一亂,朝局不穩,越國宮城可沒有華夏工匠那般鬼斧神工。
這便是黎宜民帶著僅僅百多人便膽敢發動政變的底氣之一。
宮城的城門應聲而開,當初黎元龍死得太早,留下年僅一歲的幼子即位,而阮氏英垂簾聽政也沒有集中權力,最後處死鄭可及其長子,更是毫無遠慮。
一個草台班子上的草台領導人,底下人自然有著各種心思。
黎宜民作為廢太子,真要搞事情的話,也是可以扯大旗的。
不過,和華夏的名正言順不同,黎宜民並沒有打著什麼清君側的名義,而是明晃晃的帶著一百多人馬直接進入升龍城,夜襲皇宮。
其根本原因在於黎利當初以人心思陳,故立之以從人望,反明成功後,又傀儡王陳暠假稱陳氏之後,命親信追殺。
本身首尾都沒清理乾淨,稱帝之後又馬上殺戮功臣,從而導致了越國朝局除權臣外無人能穩定的局麵。
鄭可便是這樣的權臣,可這樣的權臣,又很簡單的被一個垂簾聽政的太後給賜死了。
年輕,但野心勃勃的阮氏英並沒有掌握一個國家的氣魄,上演了一出華夏曆史上後宮乾政最常見的結果。
也就是如今黎宜民夜襲皇宮。
一百多人,浩浩蕩蕩,黎宜民拍了拍宮城守將的肩膀,隨後高舉長刀,大喊一聲:“殺!”
頓時,百來號原本能稱為人的生物便瞬間露出了他們殘忍的一麵。
休息熟睡的宮人被喊聲吵醒,驚慌失措地躲到牆角,目光驚恐的看著那緊閉的房門,在月光下,人影幢幢。
黎宜民所帶領的士兵目標十分明確,那便是太後和皇帝的寢宮。
在越國,隻要殺了這兩人,那麼他就能夠順利自立稱帝。
以前他就生活在這裡,對於宮城的布局,黎宜民可比其他人還要了解的多。
無數曆史證明了計劃永遠不要太複雜,越簡單的計劃越可能成功。
手握長刀的黎宜民感覺到,自己的刀在渴望鮮血。
沿途所看到的值班宮人,皆被他們無情斬殺,絲毫不顧宮人的求饒,隻要殺戮一開始,唯有達到目的或者失敗才能使其停止下來。
“隨吾殺入寢宮,高官厚祿,封侯拜相,朕無有不允!”
刀鋒劃開一個提燈宮女的咽喉,鮮血撒在燈罩之上,將橙黃的燈光變得通紅,黎宜民雙眼泛著血絲,也沒忘記給自己的手下打雞血。
“陛下萬勝,殺妖後,滅偽帝!”
在黎宜民身邊,是他的副將,聽主子發話,立馬就開口大喊。
他們的刀已經沾了血,所有人除了前進就再無退路,比起身死族滅,前方的金錢權力更加誘人。
喜歡大明:殿下請登基請大家收藏:()大明:殿下請登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