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時時刻刻都在想著怎麼花錢怎麼省錢,而海的另一邊,戰爭的陰霾籠罩在整個倭國頭頂,揮散不去。
自從藤原氏將築前掌握在手中後,整個九州便是藤原氏一家獨大的局麵。
如此,也引來了九州之外的其他藩國戒心。
特彆是朱儀直接處死了秋月氏,這樣的做法威震倭國的同時,對於藤原氏之後跨島征伐多少也有些影響。
可藤原氏並不敢質疑這位長崎總督的決定,他藤原氏和秋月氏總歸不是一個氏族,沒有兔死狐悲的感覺,有的隻是死貧道不死道友。
長崎在朱儀和喜兒的管理下,有著九州其他地方所沒有的繁榮。
富戶們拖家帶口的過來,帶來的可不僅僅是親屬,還有一眾奴仆,光是租用地界蓋房子,就讓朱儀賺取了數不清的物資。
就算是藤原氏也沒有想到,原本破落的長崎,竟然能因此富饒起來。
不過,就算長崎再怎麼富饒,那和他也沒有關係,在這個地界內的所有稅收財富,都歸長崎總督所有,可謂已然成為了國中之國。
和倭國的貴族不同,喜兒還有朱儀在獲得物資之後,第一時間是加大長崎的基礎建設,免費的勞動力用起來一點也不心疼,甚至讓朱儀體會到了以前的感覺。
而那些底層勞工,在喜兒的分化之下,對於大明並沒有仇恨,相反,各個可以說是感激涕零,畢竟喜兒也不是什麼魔鬼,給他們一口吃的也是有的。
就連隔壁的大村郡,也因為長崎的發展而受益。
朱儀和喜兒效仿聖人在北平的政策,土地無法買賣,名義上隻能租賃,如此來保證大明總督府對於長崎的絕對控製權。
也因為如此,那些覺得在長崎不能買地而吃虧的富戶,目光就投向了大村郡。
大村純忠可沒有朱儀他們那樣的魄力,而能賣給那些富戶土地,也增加了大村郡的一些稅收,富了他大村純忠的口袋,他也十分願意富戶到大村郡去。
不過,長崎和九州其他地方還有不一樣的,那便是拒絕了各宗教寺廟入駐長崎。
在倭國宗教林立,其中主要便是神道、佛宗與九菊,其來源皆自華夏,但到了倭國,也就學了半桶水。
比如九菊,其實就是後來的陰陽師,和大明的陰陽學宮比起來,九菊無論在天文還是地理,都不在一個層次。
這些宗教與倭國王室或幕府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若是倭國土著,得罪他們,可以說便無法在倭國存活,可朱儀不一樣。
不管是神道的武士還是佛宗的武僧,也或是九菊的陰陽師,其本身都是肉體凡胎,在秋月氏之前,他們或許還能保持高傲,可在秋月氏被滅之後,麵對物理上的消滅,三教還真的畏懼。
朱儀如此決斷,本身就是因為長崎的地就那麼大,各界限也已經勘核劃定,若是再讓這些玩意兒進來,難不成還要長崎供養他們。
可彆忘了,朱儀他們來長崎,那可是帶著陰陽官而來,自己人都還沒傳教,哪能給他人占了便宜。
喜歡大明:殿下請登基請大家收藏:()大明:殿下請登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