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敵人凶猛,但助仍是冷靜的通過這兩次閃躲分析出了那巨錘的攻擊半徑和敵人的出手速度與間隔。
他是名敏捷型戰士,其實很善於對付這種笨拙的對手。
助抽出忍刀,定了定神,開始反擊。
而他出擊時的爆發速度堪比狂風,一瞬間就突到了大將的主手。
可能是這突如其來的攻勢太過突然,甚至讓大將呆滯了片刻。
助抓住這短瞬的機會揮出利刃,朝敵人的臂甲割去。
大將趕緊架起巨錘防禦。
但助施展忍者步法,始終讓自己逆著大將的攻勢,讓那巨錘無法發揮力量,而他那行雲流水仿佛與自身融為一體的刀技更是不斷摧毀敵人的防禦。
雖然看起來助一直在左突右竄,但實際上,他的每一步和每一次攻擊都十分有章法,一點也不淩亂。
在艱苦的修煉下,助的身法早已爐火純青,每一次劈、砍、掃、刺等看似平常的招式,其實不管是時機、速度,還是位置都幾乎恰到好處,如入臻境。
同時,助腳下一直保持著自己的節奏,隨著招式完善自己的包圍圈,甚至試圖讓敵人逐漸陷入他的攻勢旋渦。
不過大將畢竟也是一把好手,眼見自己正落下風,掄起巨錘就轉了起來,直接將助趕到了三米之外。
雖說鎧甲上已多了數十道割痕,但大將似乎仍誌在必得,甚至主動朝助攻了過去。
不過,這一次,大將一直不出先手,而是用壓力不停逼迫助走位。
大將一手握著錘柄外側,一手抓著內側,既能在需要時緊縮防守,又擴大了攻擊半徑。
他不停虛晃攻擊,雖然會浪費體力,但卻也消耗了助的體力。
在這種時候,很難說哪一邊的體力更重要,更能決定戰局。
而陷入當局的兩人更是不會過多去思考這些,因為他們都想快點結束這場戰鬥。
眼見大將對自己的攻勢有了防備,助虛晃一招,射出暗器,接著連跳出了十幾米外。
助收起雙刀,從身後掏出了另一把武器。
一把鎖鐮,一頭是帶柄鐮刀,另一頭則通過鎖鏈連著一個不大不小的合金鏈球。
這種武器攻守兼備,可近可遠,尤其是在準備卸下敵人武器時可以發揮奇效。
教授助‘忍術’的師傅就是這種武器的大師。
隻要那老人使出這個武器,不管是槍、劍,還是刀都不是對手。
助不知道接下來的戰技對付大將這種有壓倒性力量的對手是否有效,但可以一試。
更何況,這上麵還有救世者的附加科技。
“雜耍嗎!”大將嗤笑一聲。顯然,他可能連見都沒見過這種武器。
而助已是一手握著鐮刀柄,一手將那鏈球掄了起來。
鏈球的鎖鏈要遠遠長於大將的巨錘,一時間阻擋了那巨大身軀前進的腳步。
不過,大將覺得自己不應該被這種‘玩具’嚇住,硬是衝了進去。
奇門武器就要出奇製勝,助知道這機會機不可失,一旦讓敵人了解了這種武器的特質,那麼再想發揮決定作用就難了。
所以,助故作緊張,收斂攻勢,賣出破綻,引大將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