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倆連連點頭,
“黃河確實是個大隱患,幾乎每年都要帶來水災。少靖果然深謀遠慮!小小年紀竟已想到黃河水患,人口暴長之事,銓兒你得多向少靖學啊!彆看你年齡長上一倍,官位也比少靖大上六級,你做的事連少靖腦中所想零頭都比不上!”
已經做了外公的孫銓在老父麵前依然恭恭敬敬,“是是!父親教訓得有理,可天下又有誰能比得上他呀!彆人都是循規蹈矩,唯有郭大人每每出人意料!”
“你明白就好,黃河雖不在山東境內,但是一旦在山東方向缺堤,帶來的災難不可估量。河南與淮安沒有這個財力,隻有咱們山東現在財大氣粗。
銓兒你可以主動上奏,要求負責治理黃河與運河,船隻就由少靖來提供。同時把這一次搶來倭船之事替少靖這個懶人報上去!”
“好的!家父時常誇讚郭大人有遠見,今日一見,孫銓又耳目一新!此事便由銓代筆上奏聖上。敢問具體如何實施?”
郭少靖早已想好說詞,
“閣老!孫大人!我初步設想,可以在黃河邊上再開挖一條新黃河,三條河堤兩條河道並行入海,新河道挖成通水後,原河道中的淤泥可以用來製磚瓦。
將來人口暴長,磚瓦的需求量極大,不用幾十年,一定可以挖空老河道。
河水又可以從新河道轉入老河道,兩條河道交替使用,從此再無黃河水患之憂。”
孫家父子拍掌齊呼:“果然是遠見之道,竟然想到這般妙法!彆人都是加高自己所轄之地的河堤,治表不治本。少靖的做法,就算黃河最大洪水來臨,可以讓兩條河道同時泄洪,再也不用擔心水災!一勞永逸地解決了黃河水患之災!如今錢糧不缺,聖上一定會讚成這個做法!”
火爐上的茶壺噴出熱汽,郭少靖替兩位泡上禦茶。
三人喝了一會禦茶,
郭小忽悠想起地理老師周大忽悠在課堂上,唾沫飛濺大談他對中國水利建設事業設想時的情景,
笑道:“其實我還有一個更大膽的設想。”
父子倆人被他之前一通忽悠,心中如萬隻螞蟻爬行,奇癢難忍,“還有什麼設想?快快說來聽聽!快說!”
“針對黃土高原乾旱少水,而流經其中的黃河水一到汛期,滔滔江水白白流入大海,且容易造成下遊水患。
如果將黃河截流,汛期時截住河水,讓河套平原形成三個大湖泊,分彆是前套湖、後套湖、西套湖,年長日久,周圍旱地可變濕地,再不會乾旱缺水黃沙漫天。下遊乾旱時又可以放水灌溉。”
父子倆聽得目瞪口呆,喃喃問道:“截住黃河形成三大湖泊,能有多大?”
“至少半個山西那麼大。”
“嗬………!”
孫銓驚叫一聲,“那麼大!”
孫大爺白須亂抖,“銓兒!快!快把少靖這個設想記下來,待時機成熟,可以先搞一個出來試試。”
看到父子這般興奮,郭大忽悠索性再放一炮。
“下官還有個關於水利的提議?”
“快說!快說!”
“經我調查,發覺鄭州與襄陽的海拔高度一致。”
“什麼是海拔?”
郭少靖看他兩人一眼,哎!真是兩個文盲!讀了一輩子儒家書,如此簡單的名詞都無法理解?
“就是指高出海平麵的高度,比如此處腳下地麵比遠處渤海高出數丈。”
“噢!有道理!這個名稱好!可你又是如何知道兩者海拔高度相同的?”
“這就是我的特異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