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兩個月,又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
側舷上安裝的100毫米三管火炮又完工十五門,總計三十門。雷管和新式手雷都已製造完成。
天氣轉暖,冰雪開始融化,雪水從高山上化開,注入河流,河水漸漲。
“嗬!嗬!嗬!富士山下的櫻花快要開了!我要來賞花了!”
戶部八品提舉芝麻小官郭少靖大人咧開了嘴,發出三聲奸笑。
“沒有槍沒有炮,
我們自己造;
沒有糧沒有吃,
敵人給我們送;
在那遙遠的小倭國,
還有很多花姑娘!”
想到又要去倭國搶花姑娘,春風得意的郭大人哼著油歌,開始安排人員乾活。
從庫房中搬出二十門150毫米長炮,三十門100毫米三管排炮,三千發150毫米炮彈,三千發100毫米定裝炮彈,兩萬斤火藥。
一萬顆手投繩投兩用式震天雷,包括普通爆炸式、燃燒式、催淚毒氣式三種。
這一回,150毫米口徑的炮彈和震天手雷的引信全部改成雷管,威力增加幾倍,普通震天雷重量減至三斤以下,與二戰坦克專用手雷重量相仿,專業特訓投彈手空手能投出三十米外,繩投式能投出五十米。
隻有燃燒式手雷因內部帶有猛火油腔體,體積大仍然重達六斤,必須得繩投。
……………
留下親衛隊長趙七斤留守密雲,全部物資搬上馬車運到潮河邊一處隱蔽碼頭,裝上小船順著潮白河直達天津。
六艘雙體沙船已經完工,帶著一起出海,來到濟水入海口附近水師基地,會合之前早早完工的六艘,吊裝大炮上十艘雙體船安裝。
每船安裝兩門長管炮在船頭,兩門100毫米口徑三管炮在兩側,必要時也可安裝在同一側,增大火力輸出。看似每邊隻有一門舷炮,實際卻有三根炮管,又配備定裝彈藥,相當於三門10磅紅衣大炮。
一共裝備了十艘雙體沙船,空出兩艘無炮可裝。
加上之前的五艘,現在共有十五艘雙體沙船長管炮艦。
“每艘炮艦還得加裝兩門側舷三管炮,兩門側舷長管炮,兩門艦尾炮才算是合格的驅逐艦。三艘驅逐艦的火力加起來才能稱得上戰列艦!”
“海軍裝備果然是個無底洞!”
小郭同學搖著頭自言自語。
……………
原水師營長馮二柱已被任命為海軍總司令,看見又來了幾十門大炮,咧開大嘴,“哈哈哈!大人!咱們又要去乾大活了嗎?”
郭大人也笑著說:“真正的大活!不再是之前的小打小鬨。這次讓濟南的全體民團都隨水師出征倭島,第一次大型實戰。”
“啥!”
馮二柱驚奇地瞪大眼睛,“咱們殺了那麼多倭寇,搶了那麼多船隻和女人還算是小打小鬨?”
“嗨!馮司令!要打開格局!之前那些都是小城市,城中人數不多,銀子也不多,這回咱們隻打大城市搶大錢。”
“召集濟南的民團隊員一萬五千人,帶上足夠的糧食,五日後出海,先抵達海洋島,彙合島上那對金家兄弟。”
“好嘞!”
………………
海洋島遙遙在望,一支船隊迎上前來,船首站著金國鳳。
船隊靠攏,兩人見麵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