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玉米瘋狂上漲,李建根本不在乎。畢竟,現在自己沒有任何預米的空檔。
內盤玉米跟著瘋漲,李建也暫時不予理睬,隻是心中冷笑。
而辦公室裡的四個女孩,有點著急了。她們想要的是趁著這波多頭,把前期的損失彌補回來。
陳思思著急地問道:“李建,內盤玉米距離漲停還有兩個百分點,我們現在半倉進場,還能賺10的收益。彆再猶豫了。”
“不乾。思思,我不是說了嗎?追高必死。你當真覺得今天可能漲停?”
“那當然。”
李建笑道:“今天陳主任可能有彆的招數。”
“什麼招數?集中拋售現貨?”
李建點點頭。
“今天可能拋售巨量現貨。因為,陳主任和我都知道國際炒家的軟肋。”
“什麼軟肋?”
李建微微一笑:“你猜。”
旁邊的三個女孩也都追問:“李總,國際炒家什麼軟肋?”
李建故作高深,笑而不語。
“快說,快說。”幾人催促道。
李建不得已,開始詳細地講解了自己的分析結論。
李建知道,雖然大豆市場已經淪陷,但是上麵不可能讓玉米、小麥、大米等主糧落入四大糧商手中。這就是李建最基本的判斷。
從這點出發,就能找到交易的方向。
做多是絕對不可能的。
畢竟,現在四大糧商在國內的糧食存儲和銷售都在縣一級,如果要到市一級或者省一級,估計會被監管。
因此,根據曆史的數據來看,這幫人現在國內存儲的玉米現貨還不如陳主任的三分之一。
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各種手段,把期貨價格穩住。
隻要把期貨主力合約拖入交割月,就能困住這幫國際炒家。
到時候,這幫國際炒家,要麼拿著天亮的多單去交割現貨玉米,要麼平倉。
隻要國際炒家把倉位平倉,玉米期貨的價格就會快速回落。
如果他們選擇交割,那麼最大的問題就是存儲和運輸。畢竟,縣一級的倉庫,大多年久失修,而且隻需要陳主任這邊下發通知,禁止地方政府的糧庫和外商合作,那麼四大糧商在國內基本上找不到地方存儲交割出來的天量玉米。
到時候,隻能選擇平倉多單。價格掉下來是遲早的事情。
陳清揚聽了,笑道:“嘿,這就是你的分析:國家炒家缺乏現貨倉庫。”
“這是什麼軟肋?現在經濟發展階段,各地都在招商引資,追求gdp。隻有有外商說想要租個倉庫,或者讓縣一級,鄉鎮一級的糧倉幫忙存儲現貨玉米,那麼地方估計很樂意。”
“就是。怎麼會有送上門來的錢不賺?地方估計很樂意幫助這些四大糧商存儲糧食。”
楊曉雅聽了一會兒,說道:“我也同意幾位姐姐的觀點。我覺得,現在很多地方已經開始不收公糧了,空出了大量的糧倉。這些糧倉,剛好被四大糧商手下的各種空殼公司借用。到時候,我們麵臨的,可是現貨期貨都遊刃有餘的對手。”
李建笑道:“如果,陳主任讓人下發通知,禁止地方糧倉租借給民營企業或者是外資企業呢?”
楊曉雅反問道:“這有點違背全力發展經濟的方針吧?會不會被人罵是過度濫用了行政手段?”
“反正被罵的人不是我,是陳主任。如果我是陳主任,肯定會這麼乾。反正空出的糧倉,就算是推平了蓋商品房也不能賣給或者租借給外資企業。不然,我們的玉米、小麥、大米都會被外資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