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全球經濟蓬勃發展,熱錢到處湧動。
中國的基建項目、製造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鋼鐵產品。
可是,國內的的鋼鐵公司基本飽和。
同時,為了節能環保,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各地都在不斷地淘汰落後產能。小廠紛紛被淘汰。
此外,環保問題、以及配額問題、想要開鋼鐵公司,非常難。
可是,依然有人,為了賺錢,決定迎難而上。
陸建軍和郭閱兵,一次聚會之後,突然腦海裡靈光乍現,決定在南亞弄一個鋼鐵廠。
“現在每個行業都在卷,要不,我們到海外去建廠。阿三那一塊不錯。人多,市場大,用工便宜,監管不嚴。環保,簡直就是隨便糊弄一下就可以。”
他們不想在國內卷,而是睜眼看世界。
陸建軍畢竟是在海外做大生意的,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
“利用當地的鐵礦石和煤炭,生產鋼鐵,然後就地銷售鋼材。我覺得可行。乾了。”
郭閱兵笑道:“好,那就乾!我認識一個教授,帶著團隊,已經研究出了全球最先進的高爐,自動化,節能高效。絕對能賺大錢。”
為了實施這一計劃,他們還準備在當地弄一個全球最大最先進的高爐。
本著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原則,他們想把李建拉入夥。
此時,李建正在研究如何加倉買入更多的銅期貨多單,就被韓英交了下去。
會客室裡,郭閱兵和陸建軍一臉興奮。
李建心想,這兩人肯定沒憋好屁。
果然,郭閱兵一上來,就表明了要拉李建一起到印度建造鋼鐵廠的計劃。
郭閱兵講得天花亂墜,眉飛色舞的。
沒想到,李建直接拒絕。
“不,不可能的。印度市場,不值得我們投資。我寧願投資到東南亞,也不投資印度。”
“為什麼?”
李建的理由很明確:
“那邊的商業環境不行。去了的企業,基本上都是被養肥了,然後各種理由凍結資金,逼迫低價賣給當地的企業。所以,這事情沒商量。”
郭閱兵於是大倒苦水:
“老弟啊,現在國內基本不審批鋼鐵廠了。鋼筋供不應求,其他的鋼鐵產品,也都非常緊俏。汽車、造船、機械製造,都在拚命擴張。市場好得很,這機會不能錯過啊。”
李建信心,你們這樣的大佬居然都弄不到批文。這不可能吧?
是不是為了投資海外,故意的。
阿三的市場,能投資?
前世,那些去過阿三投資的公司,除了給當地帶去了完整的產業鏈,帶去技術和經驗之外,基本上都是被吃乾抹淨哭著回來的。
而且,跟三哥做生意的人,基本上都必須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哪怕是幾百個玩具,也得收完錢才敢發貨。
不然,尾款是永遠收不到的。
為此,這兩個大佬,還在單純地從商業角度出發,想要去三哥那裡發財。
做夢。
“國內真的申請不了鋼鐵廠的批文?”李建想要追根問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