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王晶晶說鋁和鎳等原材料有點不夠,李建笑了笑。
拿起電話,打給內蒙古的郭敢。
“郭總,我這邊需要12萬噸鋁,2萬噸鎳。你那邊有沒有?”
郭敢一聽,嗬嗬一笑。
“有色金屬這一塊,其他人可能沒有,但是對於李老弟你,要多少有多少。”
“什麼時候可以運到濱海?”
“給我一個星期。”
“行。”
“對了,不要銅?”郭敢疑惑。
“我還有150多萬噸銅。”
“土豪。現在銅漲勢凶猛,看來又是一波大行情。”
“嗯。估計會漲一兩倍。買長期合約,到明年的六月份賣掉。絕對賺。”
郭敢一聽,頓時來了興趣。
“好,你的消息從來沒錯過。我馬上買。”
郭敢非常興奮,李建這是送給他一個潑天富貴,立刻示意他的交易員,馬上買入倫敦銅和美銅。
“對了,你的鋁、鎳,我明天給你聯係好,一星期內會運到濱海。超過七天,我白送。”
“得,多謝了。回頭請你吃飯。”
放下電話,對王晶晶說道:“搞定。一個星期內運到。”
王晶晶都有點不可思議,問道:“就這麼簡單?”
“就這麼簡單。有色金屬方麵的原材料,你要什麼,我馬上給你弄來。當然,提前一點儲備會更好一點。”
“我想了想,儲備兩年的量比較好。一年半之後,什麼大宗商品的價格都會開始下跌。”
王晶晶之前跟著李建做了幾年的交易員。
“你的意思,現在是大宗商品的主升浪?”
“沒錯。所以,多囤一點。你算一下,這些項目投資下去之後,兩年內需要用多少的原材料。爭取報一個大概的數據上來,我馬上給你弄來。因為明年的原材料更緊缺,價格更高。”
“好。我待會兒組織公司的人一起算。”
回到濱海酒店頂樓的金融交易室,濱海的交易員們紛紛圍了上來。
“李總,這麼久了,您說的那個主升浪行情什麼時候來?”
“就是,我們從2000美元一直做多,如今都3500美元了,花了好幾年時間了。現在是不是已經結束了?我聽說有人開始反手做空了。”
“對了,大行情,是不是真的?”
“真的能夠漲到8000美元嗎?”
“我記得啟動的時候,是從1800美元啟動的吧?”
“花了好幾年了,才漲了不到一倍。讓我們怎麼相信8000美元?那要做多少年才到8000美元,十年?”
.......
交易員們議論紛紛,李建急忙找來濱海金融交易室的負責人。
濱海交易室現在的負責人是趙小雪。
第一批交易員中最沉默寡言的一個,也是數學天才。
辦公室裡,李建問趙小雪:“怎麼回事啊?咱們濱海的交易員怎麼都沒有信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