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我也得學計算機技術了。”
“思思,沒那必要。”
“我決定了,每天花點時間來學。對了,江毓婷不是計算機專業的?要不把她調回來?”
李建笑道:“江毓婷現在林夢妍的團隊裡,聽林夢妍說她在那邊混得風生水起,每天都沉浸在量化程序的優化工作中。她是不可能回來的。”
“那就招一些技術高手來。”
李建知道,陳思思這次是下定決心在走量化之路了。
“思思,不急,等期末考試之後再說。那時候,大三的學生剛好有空。”
陳思思迫不及待地問道:“你們什麼時候期末考試?”
“下周。”
陳思思轉過身來,對劉若菲說道:“菲菲,趕緊準備好招聘啟事。對了,加上一條,計算機專業優先。”
“好嘞。”
等私下無人的時候,李建悄悄地問劉若菲:“思思是不是被量化程序給打出陰影了?”
“很有可能。那幫躲在加州果園裡的肥宅們,每次在我們剛建好倉位的好時候,就開始狙擊我們。導致我們反複止損。一天好幾次。”
李建疑惑。
“對方難道真的能夠辨彆出我們發出的交易指令?”
“很有可能。畢竟,大規模地從亞洲發出的交易指令,還能是誰的?”
李建笑道:“菲菲,我們這樣體量的投資者,在亞洲都是恒河沙數,不知多少。我們的資金量,不多。真的不多。我就舉例來說吧。香港有一個神秘的投資者,光是一個賬戶,就有1200多億美金。注意,是單一的賬戶,而且是美金,不是港幣。”
劉若菲驚訝地說道:“我的天,一個賬戶就有1200億美金?我們一個賬戶都不敢放超過15億美金的。不然就很麻煩。”
“所以,我們其實都是無名之輩。隻是,不知道為什麼老是被那群肥宅針對。難道是期貨公司的問題?”
劉若菲看了看李建,心中就有了猜測。
“李總的意思,想要在香港開設期貨公司?”
李建笑道:“這是一個構思,還不成熟。不過,為了避免被追蹤到交易和持倉,我覺得,控股一個期貨公司,參與全球化的投資競爭,很有必要。”
“會不會把產業鏈分的太散了?我們在國內已經有了期貨公司,現在的總經理是王麗明。讓她去香港或者倫敦開立新的分公司,不就可以了?”
李建歎息道:“我也想。隻是想要去設立分公司,需要期貨公司設立5年以上,保證金在國內排名前三十名以內。此外,還有很多苛刻的條間。我們的期貨公司暫時達不到這個標準。”
劉若菲也覺得可惜。
“誒,好可惜。不過,還有兩三年。兩三年之後,應該達到年限了。至於保證金,絕對沒有問題。”
就在這時候,陳清揚和楊曉雅剛好進來。
陳清揚笑道:“你倆在聊什麼?這麼沮喪?”
楊曉雅也附和道:“就是。菲菲,你怎麼一臉生無可戀的樣子,被人出賣了?”
“你倆有事?”李建問道。
楊曉雅笑道:“沒什麼,就是閒逛。今天交易員們賺了不少錢,開心得很。”
“你倆還沒說,琢磨什麼呢。”
劉若菲笑道:“我們正在琢磨,如何在香港建立期貨公司的事情。誒,最近,可被程序化團隊給坑慘了。”
對此,陳清揚深有同感:“老是被程序化團隊狙擊,可能是賬戶的問題。成立期貨公司,自己的賬戶自己掌握,不會被人發現,被程序化交易針對的可能性就小一點。”
對於這點,楊曉雅有不同的意見。
“好像也不絕對。畢竟,交易市場風起雲湧,波詭雲譎。考驗的還是對大趨勢的把握。如果能判斷大趨勢,又何必在意短期的波動?量化交易都是短線折騰,對大趨勢作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