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櫚油期貨當時在國內,還處於籌備階段。
李建瞄準的是豆油期貨。
不僅僅是國內的期貨,還有國外的。
辦公室的人也都同意豆油可能有行情,但是都認為東南亞的台風,不是導火索。
陳思思直接亮明了自己的觀點:“我預計這次國內豆油會漲到7800附近,現在還在5100附近,有賺。隻是,還需要一個導火索才能點燃。”
李建笑道:“我不說了嗎?東南亞的台風,就是導火索。所以,要儘快把倉位建起來。”
陳思思和李建意見不一,兩人把目光投向劉若菲。
“菲菲,你怎麼看?”
“我不發表意見。畢竟,預測這事情,有點玄幻。為了避免突然暴漲,我覺得必須在兩三天內,悄無聲息地把倉位給建立起來。”
劉若菲的話,貌似中立,卻又不完全中立。
“菲菲說的沒錯,咱們得快速建倉。不然,突然一個暴漲,就能讓成本大幅度拉升。沒有成本優勢,想要拿長線,根本不可能。”
陳思思隻好妥協。
可是次日,李建帶著交易員準備買入豆油建倉的時候,忽然遭遇大跌行情。
辦公室裡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
劉若菲有點疑惑:“我們昨天晚上已經做好了分析,覺得萬無一失了。難道我們的分析都錯了。”
陳思思也摸不清市場行情背後的原因。
“我也不清楚這突然的大跌,是什麼意思。豆油的上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這主力來這麼一招,是幾個意思?”
相對於陳思思和劉若菲的迷惘,李建倒是氣定神閒。
“這不很明顯嗎?美豆油的下跌,就是為了起爆之前的洗籌。反複震蕩,把那些不堅定的多頭洗掉。”
“就這麼簡單?洗籌?”陳思思問道,臉上有點不可置信。
“當然。不然,還有什麼原因?放心,等到低位震蕩的時候,大膽地買入做多。”
劉若菲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
“李總,現在已經過了洗籌階段了。現在是初升階段了。”
李建笑道:“行情的發展,千變萬化,不會遵循刻板的單一模式。放心,這波行情,穩賺。低位買入做多沒問題。”
李建說著,拿起電話,把陳清揚和楊曉雅叫進辦公室。
“你們覺得豆油會不會漲?”李建笑著問道。
陳清揚點點頭。
“會。我發現,今年國內的大豆都有點減產的趨勢。現在東北那邊的減產,可能達到10到15。”
李建搖了搖頭。
“咱們國內的大豆,年產量1400萬噸左右。但是需求,超過一億噸。國內的產量,對豆油的影響其實不大。”
李建說完,繼續問楊曉雅。
“曉雅,你對豆油行情怎麼看?”
楊曉雅研究的深度和陳清揚其實差不多。
“漲肯定會漲。我更關注的加工行業。我得到的消息是,國內的大豆壓榨企業的開工率不足30。缺豆是一方麵,另一方麵是利潤不高。”
李建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