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這個集團五個包括了巡撫區,江西,南贛,湖廣,鄖陽還有偏沅,以他和江西巡撫陳奇瑜為前線,另外四個巡撫做後勤,所以在這件事上他們必須得共同進退,跟著他一起進來的就是南贛巡撫唐世濟,偏沅巡撫閔夢得,湖廣巡撫畢懋康。
“載新公何在?”
陳奇瑜帶著眾人起身相迎,他疑惑地問楊嗣昌。
“載新公已經起兵北上,而且還逼迫唐王一同前往洛陽。”
楊嗣昌說道。
好吧,鄖陽巡撫李若珪提前做出了選擇。
而且還逼著唐王做出選擇,不過這個唐王不是隆武,而是他爺爺朱碩熿,年紀已經很大了,在這之前汝寧的崇王,懷慶的鄭王也都加入,所以河南的藩王全部加入,再加山東三王,晉王,代王,秦王等人,這已經有一堆藩王排隊等著倒黴了。
“載新公也是急切了些。”
陳奇瑜說道。
能不急嘛,李若珪家就在前線,他家是邢台,或者說順德府南和縣的,距離目前前線已經不足兩百裡,目前吳襄率領的弘光朝精銳大軍,已經在元氏建立起防線,和娘子關的晉軍共同組成寧晉泊以西防線。而成基命和許定國則在寧晉泊以東建立防線,山東團練由之前被九千歲趕回家的翟鳳翀指揮,在景州一帶組成防線,他手下有一員大將據說頗為驍勇……
好吧,其實是左良玉。
“諸位,洛陽的聖旨在此,此事關乎我湖廣江西兩省,楊某不敢自專,故此趁諸位悉集於此,共同商議決定此事。”
楊嗣昌拿出弘光的聖旨說道。
他身後的唐世濟等人也紛紛拿出自己的聖旨。
陳奇瑜趕緊拿出他的,一共五份聖旨一起擺到了一張桌子上,那些聚集於此的官員們表情複雜地看著。
他們的心情也很複雜。
要說跟著福王與楊信決一死戰……
他們真想。
誰都知道楊信掌握朝廷意味著什麼,而這是可以說解決這個逆賊的最後機會,錯過了就不會再有了,這些年來他們進行過無數次努力,在經曆了無數次失敗後終於走到了今天,終於有人真正站出來,吹響了決戰的號角,隻要齊心協力打贏這場決戰,就能徹底擺脫楊信的魔爪,而一旦錯過了這次也就不會再有下次了。
可是他們真的害怕啊!
他們輸的次數太多,在這個逆賊麵前一次次失敗,到這時候他們真的已經沒有勇氣再與他戰鬥了。
“其實我也知道,諸位都各有想法,咱們這樣商議很難有結果,故此我準備效仿南都那邊,就像他們的四民大會一樣,咱們這些人也投票決定,同意接洛陽聖旨的站到左邊,不同意的站到右邊,最後根據兩邊人數決定。我覺得這樣很公平,商議終究商議不出結果,就乾脆些,無論哪一方,最終失敗後都必須承認結果。”
楊嗣昌說道。
那些官員們麵麵相覷。
不得不承認這的確是個好辦法,誰都明白商議是沒用的,大家都是扯皮高手,估計商議一年也商議不出結果。
就是這方式……
“都堂,不如咱們一人一張紙,寫上是或者否,但不用寫名字,找個箱子放到裡麵最後點數,以這種方式來投票。”
一個官員小心翼翼地說道。
他很有頭腦。
那些官員立刻來了精神,紛紛點頭附和。
“諸位,事無不可見人者,我等皆磊落君子,何須如此?再說這裡也沒有什麼外人,想來諸位也都不是喜歡告密的,無需顧慮那麼多,老朽就願意接這份聖旨,我閔家十餘萬畝良田一朝儘沒,老朽還不想就這麼善罷甘休,另外這也是從兄之意。”
閔夢得笑著說道。
說完他站到了左邊。
他是湖州人,湖州頂級世家,不但他是偏沅巡撫,他從兄閔洪學還是雲南巡撫,也就是說閔洪學同樣接旨,而世襲雲南總兵的沐家本來就敵視楊信,這樣就意味著雲南已經加入弘光朝廷,再加上已經加入的偏沅巡撫李若珪,弘光朝廷又加入了兩個巡撫區。
這個消息讓那些支持加入弘光朝的官員們精神一振。
然後唐世濟也走到閔夢得身旁,他倆本來就是同鄉,這種選擇沒什麼奇怪的。
緊接著一個官員走出,站到了他倆身旁,有了帶頭的就好辦了,那些決心接旨的紛紛走了過去。
倒是之前一向反楊積極的畢懋康反而選擇了拒絕接旨,他家是徽州的,雖然徽州士紳上次遭遇嚴重損失,但事後楊信反而為徽州工商業大筆貸款,那裡的經濟恢複很快。畢竟要說這生意頭腦他們還是很強的,一個鼓勵工商業的製度和金融體係,會讓這些人如魚得水的。比如鹽業製度改革後揚州大鹽商損失慘重,但靠著楊信的貸款,卻讓本來就擁有鹽業經驗的徽州小鹽商崛起,過去大的官商壟斷體係崩潰,那些原本依附於這些大鹽商的小鹽商卻擺脫了枷鎖。
徽州人已經開始後悔當初的反抗了。
和畢懋康一樣的人也不少。
很快站隊結束,但中間還有不少沒動的,包括陳奇瑜,他們在那裡糾結著麵麵相覷。
“諸位,必須選一方。”
楊嗣昌說道。
“都堂,我們中立不行嗎?”
一個官員哀求道。
“不行,必須選一方,這裡沒有中立的位置,若閣下非要中立,那就自己跳出去中立吧!”
楊嗣昌一指窗口外麵的滔滔長江說道。
“趕緊的,此時還想首鼠兩端?”
畢懋康怒道。
陳奇瑜長歎一聲,最後還是走到了畢懋康身旁。
楊嗣昌頗有些意外地看著他,要知道他可是山西人,陳奇瑜並沒說什麼,隻是黯然地站在那裡,而剩下那些在不選一方就跳樓的威脅下,最終還是一個個做出了選擇,很快這裡就變成了涇渭分明的兩方。楊嗣昌向下麵招手,一隊士兵走上來插到中間隔開雙方,其中兩個開始分彆點數,很快雙方人數點清。
閔夢得二人突然從人群中走出。
“稟都堂,逆黨同謀共計五十二名,皆已驗明正身。”
一名點數的軍官向楊嗣昌行禮說道。
“呃?”
那些選擇接旨的官員瞬間傻了眼,全部將目光轉向了楊嗣昌……
“把他們都扔出去!”
楊嗣昌一指窗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