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劉闖
劉闖此前說過,要讓劉琦出任潁川刺史……我們便以劉琦為餌,設下圈套,引誘劉闖上鉤。
隻待劉闖離開許都,我等就派兵攻打豫章。”
劉闖一旦撤離許都,孫策和劉琦必然會相互掣肘,難以全力以赴。
到那個時候,他們再揮師南下,定能一戰破之。
“這……”
荀諶沉吟片刻,搖頭道:“此計雖妙,卻並無益處。”
“文若,為何?”
“孟彥乃皇叔,即使我等能斬殺劉闖,又如何對劉表交代?”
龐統愕然,旋即恍然大悟。
對啊!
殺了劉闖,他們可以名義上宣稱劉闖勾結逆賊造反,而後以此為由攻打江陵城。可若殺了劉闖,必然會牽連劉表,這是典型的誅九族的大罪。
“奉孝,你以為如何?”
郭嘉沉默良久,突然歎口氣道:“奉孝以為,文若此法雖妙,可惜卻缺乏必要條件。
首先,孟彥是漢室宗親。
其次,孫策絕非易與之輩,恐怕也不願放過孟彥。
所以,此法難以實行。”
劉闖眼中閃爍異色,突然哈哈大笑道:“各位既然有疑慮,那我就給你們分析分析……”
他從案幾上取出地圖,鋪展在席案上。
“我們可以把注意力,暫且放在徐州,至少要讓劉備和呂布之間的矛盾加深。
另外,我們可以派人前往襄陽。
隻要我們在荊州攪亂了孫策的部署,那孫策必然無法安心奪取江夏。我想,孫策應該也知道我們和孫策之間的恩怨,所以他不會冒險攻打荊州,而是會把目光放在豫章。
隻要孫策不攻打荊州,劉表就能喘息。
等到天下太平之後,我們再去和劉表交涉,他未必會拒絕我們的條件。”
眾人一怔,隨即恍然大悟。
這的確是個辦法!
隻是……
荀彧苦笑道:“主公,你說的不錯,孫策不敢攻打荊州。
但問題是,咱們怎能保證,孫策不會攻打豫章郡?
一旦孫策奪取豫章,那咱們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劉闖微微一笑,指著地圖上豫章所在道:“孫策想要奪取豫章,也非一朝一夕之功,短時間內,他肯定無暇顧及豫章。
至於豫章,我早有準備。”
劉闖抬起頭,向甘寧望去。
甘寧見狀,立刻站出列,“主公,末將願領水軍五千人馬前往豫章。
我有一計,可助劉備守住豫章,讓孫策不敢輕易犯境。”
“哦,快快講來。”
劉闖大喜,忙命人把甘寧請進來。
原本劉闖以為,這甘寧也就是個武夫,卻沒想到甘寧竟然還有這般手腕。
“孫策若想攻入江夏郡,必然會選擇從西麵登陸。
故而主公,可令周瑜屯駐壽春,阻擋江夏郡援兵。若能拖延三五月時間,等到劉闖和袁紹決戰完畢,孫策孤掌難鳴,到時候,我軍再出兵豫章,必可一戰而下。
至於劉琦……嘿嘿!”
劉闖露出古怪神色,低聲道:“某記得,劉琦素來和劉備關係親厚,而今卻因我而疏遠了劉備。若我是劉琦,恐怕也會考慮這些問題。
不過,孫堅和孫策之間,必有一戰。”
眾人聞聽,忍不住露出欽佩之色。
“既然如此,文遠就帶兵前往壽春,督促周瑜防守豫章,以免貽誤戰機。”
“喏!”
荀攸拱手施禮,轉身走了出去。
龐統、沮授等人見狀,也紛紛告辭。
劉闖留下郭嘉和賈詡商談細節,等他們離開,才對郭嘉道:“奉孝,你覺得文若之計,真能奏效嗎?”
郭嘉笑嗬嗬道:“劉琦此人,我略有耳聞。
此子雖年幼,卻有勇略。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生母乃王氏之女,故而頗受王氏寵愛。劉備對劉琦的疼愛,不亞於曹操對曹丕。劉琦若能坐鎮豫章,則必能吸引孫策注意,甚至迫使他改變計劃,從而削弱劉備的力量,從而讓荊州獲得更多休養生息的機會。”
說罷,郭嘉笑嘻嘻道:“主公,屬下倒是有個主意。”
“什麼主意?”
“主公既已決定退回南陽,為何還要留在宛城?”
“嗯?”
“孫策此時必然認為,咱們被迫返回南陽。
若主公領兵繼續北進,他必然不會輕易罷休。但主公若率大軍返回南陽,孫策必然不敢貿然發兵,隻能停止攻打江陵……
如此一來,孫策便無法威脅南陽,從而影響主公的整體計劃。
所謂擒賊先擒王,隻要孫策不能威脅到南陽,那麼主公便有足夠的精力,來應付荊州之患。隻要荊州不亂,我們在兗州、徐州也就安穩。
主公可以把張遼,還給張繡。
以張繡和孫策交惡,張繡定會借用孫策的手對付孫策。這樣一來,兩虎相爭,自己就可以騰出手來,去對付江東和袁術。”
郭嘉侃侃而談,說的劉闖怦然心動。
“奉孝果然高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忍不住伸手拍了一下桌案,大喜道:“既如此,明日我便領兵南返,你替我送信給張繡,告訴他,我要回來幫他。”
“喏!”
當晚,劉闖便寫信,把自己打算返回南陽的事情告訴張繡。
而後,他便領著甘寧,離開宛城,奔赴南陽。
甘寧領兵八百,而他則率部千餘人,直撲廬江方向。
孫策大軍壓境,而劉闖也急匆匆趕回南陽。
一路舟車勞頓,他也累壞了,索性直接找了一座宅院,便住下來,等著消息。
而與此同時,劉備卻召集了麾下謀士們議事。
眾人圍繞著劉備,一籌莫展。
“伯符,以仲治之見,我們該如何應對劉備?”
“父親,兒子以為,我們需儘快拿定主意。”
劉表看了看左右,輕聲問道:“你們以為如何?”
龐德道:“若是以前,我等自然會竭力勸諫,可現在,我們已經彆無選擇。”
“彆無選擇?”
龐德點點頭,正色道:“不錯,現在就彆無選擇。
我們若是投靠劉闖,勢必會遭受曹家猜忌;可若是投降劉表或者孫策,必定會死路一條。
所以,我建議,我們還是按照原計劃,依舊去荊州,和荊州世家聯合在一起抵抗孫策。
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活下去,否則必死無疑。”
“不妥!”
龐德話音剛落,門外忽然傳來一個清冷的聲音。
龐德臉色微變,霍然回首喝道:“誰在外麵?”
吱呀一聲,房門推開,從門外走進一個人。
劉封!
他大步走進大廳裡,抱拳道:“孩兒劉封拜見父親。”
“你是……”
“父親忘了?”
劉封笑了,“孩兒曾在宛城待過半年,當時您還收留過孩兒一段時間。
父親,當初你還教導孩兒讀書識字。”
劉備眉頭一蹙,思忖片刻後,猛然驚醒道:“你是玄德兄長的兒子,我的好侄子!”
說著話,他便激動萬分。
劉封點頭道:“孩兒是叔父堂哥之子,名劉封。”
他說完後,看向龐德道:“父親,當初叔父被黃巾擄掠,幸得主公相救,所以劉表並未遷怒叔父。
如今叔父在豫章招募流民,準備組織一支水軍。
孩兒以為,叔父此舉雖然危險,可卻值得一試。隻要叔父能渡淮成功,必然能解除危機。”
劉備眼眸中閃爍異彩,“劉玄德有此魄力,實在令人欽佩啊!”
劉闖哈哈大笑道:“伯圭能在這個時候挺身而出,確有幾分膽氣。”
“主公謬讚了。”
劉封連忙道:“劉玄德能夠做出此等決斷,皆仰賴父親和諸位叔父鼎力相助,才有今日成就,又何須客套。
我以為,我們應當積極備戰。
孫策占據潁川,勢必會調撥兵馬南下,屆時我們必將麵臨艱苦作戰,還請父親早做打算才行。”
龐德沉吟片刻,“孟彥所言,甚善!
不過,如何布置卻是一個大問題。
劉玄德若是渡淮成功,自然會全速向襄陽撤軍,以求自保。可如果劉玄德失敗,孫策就可以乘勝追擊,到時候我軍腹背受敵,必會陷入困局,難堪大任。”
這老貨!
劉闖瞥了他一眼,心裡罵道:老狐狸,這時候居然不願意出力。
他扭頭看向劉璋,劉璋卻閉口不言,似乎根本不知道劉封在說什麼,顯得很茫然。
劉備目光一掃劉璋,旋即歎息道:“元常劉璋字),你可知,你為何屢戰屢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