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如此,是不是會把袁崇煥逼入絕路?”
“如果袁崇煥走入極端,會不會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王承恩一臉憂慮,擔憂地問道。
“朕此時不逼袁崇煥,他就會聽朕的嗎?”
“朕的這句話,倒是一塊試金石,直接就可以試出袁崇煥的真心。”
“朕倒是要看看他到底是忠臣還是偽忠臣?”
“如果他是忠臣,自然會知道該怎麼做,如果他是奸臣,無論朕怎麼做,他都會走上極端!”
“不過,朕不怕他走上極端,在朕看來,他袁崇煥已經是塚中枯骨。”
朱由檢臉色大變,此時已經微微開始發怒,眼神很是瘮人。
如果真的要說怕,朱由檢是怕失去那幾萬大明的銳士,至於袁崇煥,朱由檢此時已經不放在心上。
王承恩聽得神色緊張,內心開始忐忑起來。
此時,他非常敬佩皇爺,在他的印象中,皇爺可沒有這個氣魄。
皇爺如此激進,一旦袁崇煥真的被逼反了,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不過,聽著皇爺的語氣不對,王承恩知道,此時再說什麼,也是於事無補。
“是,皇爺,老奴遵旨。”
王承恩急忙答應下來。
“慢著,這個旨意你一定要派人傳到位,朕要讓袁崇煥知道朕的決心。”
朱由檢說著,背過雙手,不再吭聲。
王承恩領旨,轉身出去了。
朱由檢此時,在布一個大局,如果袁崇煥真的要反,那不如早點反,正好試試ak的實力。
讓袁崇煥明白,ak不是好惹的。
一旦袁崇煥有異心,朱由檢第一個要滅掉的就是他。
廣寧,袁崇煥軍營。
傳旨太監王公公來到了軍營,直接就向袁崇煥傳達了朱由檢的旨意。
而且這次王公公還帶來了朱由檢的金牌。
當袁崇煥看見金牌的那一刻之後,徹底傻眼了。
本來他還想跟朱由檢談談條件,沒有想到他這麼狠。
限製時間必須回去,絲毫沒有提到銀兩的事兒。
“微臣袁崇煥接旨,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袁崇煥急忙上前接下了旨意。
好漢不吃眼前虧,暫時還是要接旨。
袁崇煥把太監安排到驛館歇息,然後立即就召開了緊急軍事會議。
太監走後,袁崇煥的大營立即就亂了套。
嘩
眾人嘩然。
沒有想到會是這麼個結果,本來想著弄個50萬兩白銀。
沒有想到一兩白銀沒有,還換來了金牌。
袁崇煥作為大明的老臣,當然知道金牌的意義,這是陛下催促自己即刻返回京師。
“袁督師,我們不能坐以待斃。”
“陛下真的是欺人太甚,實在不行,我們立即向遼東進兵,給陛下點壓力”
祖大壽第一個就不樂意了。
本來祖大壽的心已經活絡了,這一次更是心態堅定。
這不是給陛下壓力,而是要孤注一擲,想造反。
說的是壓力,那是好聽一點的說法。
洪承疇也急忙表態,願意支持袁崇煥。
“袁督師,陛下一意孤行,肯定是受到奸佞小人的挑唆離間!”
“我洪承疇鬥膽建議,直接清君側!”
洪承疇聲音不高,但是穿透力很強,大帳內的所有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這”
袁崇煥一副很為難的樣子,“如果我們真的這樣做,可是形同造反啊”
“反!”
“對,我們反了!”
“反他娘的,這樣的陛下有什麼可保的。”
“我們在前線為他浴血奮戰,就連最基本的軍餉都沒有,打個糞球仗啊!”
“”
大帳內的將軍們,你一言我一語,徹底開鍋了。
袁崇煥默默地看著,心中很是高興。
此時,袁崇煥其實已經有了反意。
主要原因嘛,當然是翅膀硬了,手裡掌握著好幾萬精銳。
而且,袁崇煥又在廣寧招兵買馬,此時袁崇煥的手下有大軍8萬多人。
這樣的兵力,即便是對戰建奴,也是勝券在握,彆說是對戰大明了。
在袁崇煥看來,陛下朱由檢的底牌已經打完了,此時的朱由檢已經到了山窮水儘之時。
此時正是進兵的良機,趁他病,要他命!
最好的辦法,當然是聯合建奴一起進攻。
雖然不仁義,也不道德,但是勝算很大,而且事成之後,收益頗豐。
想到了這裡,袁崇煥咬了咬牙,狠了狠心,把腳一跺,試探性地問道
“你們真的是這樣想的?”
“開弓向來都沒有回頭箭,如果我們真的走上這條路,很有可能是不歸路,而且我們的家屬此時還在京師。”
“一旦我們舉事,第一個遭殃的便是我們的家屬,你們真的想清楚了嗎?”
嘩
大帳內又是一片嘩然。
剛才熱血沸騰的將軍們,此時大部分都偃旗息鼓,不再作聲。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是啊,他們想得太簡單了。
他們走上這條路,首先就是把他們的家屬逼上絕路。
很多人開始猶豫!
話,誰都會說,可是一旦落在了自己身上,那麼能夠下定決心的,可以說寥寥無幾!
袁崇煥不覺間非常失望。
這其實也在他的意料之內。
突然,一道響亮的聲音傳來。
“兄弟們,不要怕!”
“大丈夫做事不拘小節!如果朱由檢真的敢拿我們的家屬開刀,肯定不得人心。”
“以後大明支持他的人一定會越來越少,我們的勝算肯定會越來越大。”
“對於我們反而是好事!”
“再說了,大丈夫何患無妻?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怕什麼?”
眾人回頭一看,說話的正是祖大壽。
袁崇煥瞬間覺得眼前一亮,而且袁崇煥此時也非常清楚自己的處境。
他更明白自己在做什麼事兒,此事已經激怒了陛下朱由檢。
“對,祖將軍說得對。”
“我們此時的做法,陛下肯定已經震怒,我們根本沒有機會回頭了。”
“現在,我們根本沒有後悔的機會,我們隻能一條道跑到黑。”
“不管是否成功,陛下肯定已經起了疑心,而且很有可能陛下已經開始防範。”
“依末將來看,陛下此時的準備不夠充分,而此時正是我們舉事的大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