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4章 有為與無為_策行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策行三國 > 第1644章 有為與無為

第1644章 有為與無為(2 / 2)

蔡瑁冷眼旁觀,他覺得這些吳會人還是太笨了,都貪心不足,一心想獨吞好處,卻不想想自己能不能吃得下去。萬石海船的利潤是豐厚,但成本也高,一條海船要五六千金,一般的家族根本拿不出來。即使造出了海船,一切順利,也要五六年才能收回成本,萬一中途遇到風浪傾覆,那就是幾千金的損失,足以讓一般的家族破產。

荊襄人經營這種大生意有現成的例子可以參考。他們采有合股的方式,每戶幾十金、幾百金,幾十戶出資,籌集幾千金也不成問題,然後再按股份分紅,坐在家裡收錢。萬一不幸,折了本,也不會對整個家族產生致命的影響。

這樣的事,他已經做了幾年,但吳會人就是看不到,或者看到了也不願意學,他們太急,想一夜暴富。

“德珪,想什麼呢?”孫策回到船上,見蔡瑁抱著手臂靠在一旁,嘴角帶著不屑的冷笑,隨口問了一句。見是孫策,蔡瑁連忙收起輕視之心,站直了身子,拱手道“我在等將軍。”

“有事?”

“我想問問,海上哪兒有黃金啊?”

孫策瞅瞅蔡瑁,歪了歪嘴。“蔡德珪,如果你是統兵的將領,我讓你出征,你是不是要我對手所有的信息啊?搜集信息,辨彆真偽,這是一軍之將最基本的能力,難道你要我把所有的資料都整理好了,送到你手上?”

“呃……”蔡瑁很尷尬。

“不要想著坐享其成,出海風險極高,我不可能事先告訴你所有的答案,解決所有的問題。如果你沒有這樣的能力,我勸你還是不要想太多,安穩在陸上做點小本生意吧。”

孫策說完,舉步走了,蔡瑁沒敢追上去,惹怒了孫策,真不讓他出海,那他可就虧大了。他想了想,轉身叫來一個侍從,吩咐了幾句。侍從轉身離開,過了一會兒,向朗匆匆走來,手裡拿著一卷書。向朗在故障做縣令,這次來宛陵太守府上計,又跟著孫策一起來了吳郡。

“德珪,你怎麼在這兒?”向朗看了一眼正爭得激烈的吳會世家,有些意外。

“巨達,好久不見。”蔡瑁上前,攬住向朗的手臂,親熱地說道“怎麼樣,故障令做得還好嗎?”

“還好。”向朗打量著蔡瑁,有些狐疑。他太熟悉蔡瑁了,如果沒有事,他絕不會這麼熱情。蔡瑁把向朗拉到一旁,將孫策要他出海找黃金的事說了一遍。“巨達,這可是一個機會,我第一個就想到了你。你幫我出出主意,我們該怎麼著手?”

向朗也很感興趣。出海找黃金不僅可以發財,還能帶兵,而且遠在海外,自由度更大,建功立業的機會更多,遠比按部就班的遷轉來得快。他仔細想了想。“德珪,當然要先從收集信息開始,你想想,哪兒胡商最多?最近的當然是吳市,遠一點的是會稽沿海諸縣,再遠一點就是交州的番禺市。這些胡商出海經曆豐富,見多識廣,哪兒有黃金,就算他們沒去過,總該聽過。我們將他們了解的信息收集起來,互相參證,從中選一些可能性最大的點,再按遠近編一條路線,一路打過去,不就完了?”

蔡瑁一拍大腿,興奮不已。“巨達,彆做那幾百石的縣令了,跟我一起出海吧,做我的軍謀,這收集信息的任務就交給你,如何?”

向朗欣然從命。

——

船入太湖,水麵一下子寬闊起來,風浪也大了很多。

張紘陪著楊彪,虞翻協調吳會世家,孫策偷閒,在飛廬憑窗小坐。郭嘉坐在對麵吃果乾,津津有味,一會兒功夫,案上便擺了一堆果核。孫策被他吧唧嘴的聲音弄得心煩,笑罵道“你什麼時候這麼饞嘴,跟孩子似的。”

“跟孩子似的有什麼不好?”郭嘉不為以然。“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摶氣致柔,仿佛嬰兒,如果能練成胎息,就算不成仙,長命百歲也不成問題。”

“就你這樣,還想成仙?”虞翻舉步走了進來,用腿擠擠郭嘉。“你夫人在外麵等你,快出去吧。”

郭嘉不上虞翻的當。“讓她等著。”

虞翻回頭叫了一聲。“鐘夫人,郭祭酒讓你等著。”

船頭傳來一聲答應,聲音不大,郭嘉卻像聽到了戰鼓聲似的,猛地抬起頭,打量了虞翻一眼,見虞翻笑容狡黠,有些猶豫不定。他考慮再三,還是起身到艙門口看了一眼,見鐘夫人站在下麵,連忙穿起鞋,下去了。

虞翻在郭嘉的座位上就坐,歎了一口氣,搓了搓臉。“將軍,這事有點麻煩啊。”

孫策瞅瞅虞翻,伸直了腿。“說來聽聽。”

“這兩年運氣好,兩艘萬石海船都沒有出事,有些人把對海船性能有過高的估計,有點急於求成,甚至有人想一下子多造幾艘。多造海船有幾個問題無法避免,可是船廠材料不足,都用來造海船,會影響水師戰船的打造,且萬石海船的運載量大,突然一下子增加太多,會造成供大於求,利潤必然下降,過猶不及。最後就是這風險了。海船成本太高,一旦沉沒,那幾家就得破產了。”

孫策思索了一會兒。“你來找我,是希望我出麵阻止?”

“將軍,這些人見識短淺,利欲薰心,死不足惜,但造船出海既關係到將軍攻取天下的戰略,又涉及到開拓視野的長遠規劃,不能出現太大的挫折,將軍不宜坐視,當予以乾涉。且民心如水,若從源頭開始引導,用力少而可免亂流之患,待其肆意汪洋,再想改道,縱有千百倍力亦不可得。”

孫策半晌沒有說話。他本來隻想做個引導者,具體出海探險的事由百姓自己去辦,贏虧自負,他隻管收稅就行,現在聽虞翻這麼一說,他又覺得虞翻所言有理。吳會是他的根基所在,不宜放任自流。出海兼有近期戰略和遠期規劃的任務,如果遭受重大挫折,影響太大,甚至可能會引起整個輿論的轉向。

但他也沒有立刻答應虞翻。這件事看起來很小,實際上涉及到兩種治國理念,也就是所謂的大政府與小政府,又或者稱為黃老之道與外儒內法,簡單的一句話,就是政府要不要管,管多少的分歧。五州在手,他又有意逐步擺脫戰時機製,用什麼理念來治理國家已經成為了他必須考慮的問題。可是在這方麵,他其實沒有一點實際經驗,隻有一些從書上看來的知識和曆史經驗。

曆史經驗具有長期效應,但處理不了具體問題,隻能起一定的指導作用。以史為鑒當然沒問題,但照搬曆史經驗也會有問題,很容易滑向保守複古,特彆是麵對一些以前沒有遇到過的問題時,曆史經驗往往是守舊者最好的武器,儒家是這種做法的典型代表。

“仲翔,你怎麼看待黃老之道?”

虞翻愣了一下,卻沒有推脫,他很認真地思考了一下,神情變得嚴肅起來。“將軍,臣以為黃老所有其長,亦有其短。其長在於不亂為,其短在於不作為。不亂為,可以休養生息。不作為,則難以應付新情況。即使休養生息,臣亦以為有針對性的用藥治療比坐等複原要好。不作為太消極,與亂為相對的不應該是不作為,而應該是循道而為。道曰陰陽,儒者重中庸,黃老偏於陰柔,進取不足,臣不取。”

孫策覺得有理。他取過茶壺,為虞翻倒了一杯茶,推到虞翻麵前。虞翻端起杯子,呷了一口,又道“將軍慎重自製,不想事無巨細的包攬,落入法家覆轍,臣甚是讚同。隻不過將軍現在要做的是前無古人的大事業,若畏難懼險,恐怕難有成就。凡事開頭難,正當萬眾一心,披荊斬棘,排除萬難,將來規模粗具,再緩緩退步不遲。”

孫策深以為然。“既然如此,那就集結吳會,不,江東世家,共同商量一下建立出海基地的事,不要局限於幾艘海船,將木學堂、船廠、商戶連同水師綜合考量。如果能籌集到足夠的資金,我們就加大木學堂的投入,爭取早日完成定型,同時擴大船廠規模,多備材料,以應付海船建造、維修的潛在需求。”


最新小说: 勸媽改嫁,我帶著拚夕夕重生八零 努力敗家後老公成了首富 親曆靈異小故事合集 開盲盒成就最強領主 狂肝熟練度,我的技能竟然成了仙術! 禦獸:卷到極致便無敵 龍珠超之仙人模式 重生後我踹了白月光前妻 綜武:武當小師叔,開局解毒黃蓉 藏劍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