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上次在九蘭堂購置物資之中我記得有三元重金,我想煉製一柄長柄重刀。”張遠看向魏林,開口說道。
重刀。
要前往雪域,輕便兵器不合適。
“成,左俊搭把手,我們這就開爐。”魏林笑著道。
對於張遠所求,他當然是放在第一位。
開爐之前,張遠和左俊幾人商議這長柄戰刀如何煉製。
張遠要一柄長刀,適合重斬。
“丈二長刀,通體以精鋼鍛造的話,刀重至少三百斤,這等長刀攜帶不便。”聽到張遠的要求,魏林皺眉。
三百斤重刀,洞明境大修尋常時候背負沒有問題,可長途奔行,或者是騎乘戰騎時候,就難以攜帶。
“倒是可以用三元重金代替精鋼,三十到五十斤精鋼為基,輔以三元重金,”左俊沉吟一下,搖頭道,“隻是這般的話,就難以鍛造出丈二刀。”
三十斤精鋼加上三元重金也就四五十斤,這樣的刀,怎麼也不到丈二長。
“張爺,若是隻求長刀和適合劈砍的話,其實可以用春秋刀之法煉製。”火爐旁,一位坦著腱子肉的鍛器堂工匠開口。
春秋刀。
春秋刀其實是儒道修行者佩刀一種。
當年武道修行者看不起儒道,言儒道不能上戰場,那些佩刀佩劍都是無用。
後有大儒朱定持隨身佩刀入戰場,刀柄接刀鞘,刀身狹長,成丈二戰刀。
那一戰,朱定以儒道之身,斬三千域外魔兵,揚名天下。
朱定的隨身兩柄刀,也成為儒道至寶。
春雪。
秋蟬。
春雪短刀,不過一尺餘,持刀在手指掌間能如琢如磨。
秋蟬刀刀鋒三寸寬,長四尺五,鋒刃狹長,刀柄一尺五,帶圓弧,可入刀鞘,持刀鞘為柄,刀長共丈二。
春雪為自儘,秋蟬為斬敵。
“此法不錯。”魏林麵上露出笑意,點頭道,“至於冰寒之地長刀出鞘凍結,可以在刀身和刀鞘上篆刻火脈符文。”
“隻要以真元或靈氣激發長刀上符文,刀身便能引動灼熱,甚至火焰繚繞。”
“反正這刀是張兄佩刀,也不是外人用,咱不計成本就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