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出定軍山大營,分前中後三營,每營兩千人。
前軍是宣義將軍鄭慶勳親自執掌,三百老卒也隨他同行。
中軍以小公爺鄧維承為執掌。
後軍則是交給少將軍夏玉成。
該是仁勇校尉夏玉成才對。
前軍一路騎兵斥候五十裡,另有十隊巡衛四方。
中軍列陣前行,軍陣整齊,隨意散亂者軍法處置。
後軍輜重全部以大車馱運,另有隨行的鐵甲戰獸。
這六千餘兵的運轉整備之力,超越了極大多數地方巡衛軍。
雖然倉促,鄭陽郡新軍大營依然拿出了足夠的物資,做到最大的支持。
張遠騎在一匹黑色戰馬上,身穿皂衣衛黑甲,腰間掛短弩,雙刀掛在後腰。
戰馬一側,鳳麟刀就掛在那。
不遠處,鐵甲黑豹背上馱著一柄長刀,以鐵甲扣鏈屬住。
其他的鐵甲獸,基本上也都背負些兵器或者物資。
十日前玉娘已經隨船隊離開鄭陽郡城,同行的是林羽堂等人。
林羽堂要隨船隊去青藥穀。
四位武僧,嶽青魚,還有孫立和蘇長山等人都跟著玉娘離開。
原本青玉盟手上資源充足,按部就班,三五年內就能積攢巨量財富。
可現在隨著大勢變幻,不管是商道通運還是新軍物資運轉,都要壓縮時間。
這樣一來,玉娘那邊的壓力也不小。
好在現在青玉盟有已經執掌鄭陽郡大權的通政副使何瑾,還有鎮撫司支持,官方背景雄厚,行事稍微可以大膽些。
按照玉娘的計劃,她準備從下遊諸方郡府收物資,然後穿行三萬裡,往與中三洲交界的幾方大城售賣。
如果能成,商道必然更繁華。
隻是這般做,其中凶險自然難以預料。
三萬裡商道,玉娘提出來時候,就連何瑾都有些呆愣。
張遠明白,玉娘是為他謀劃。
畢竟現在他張遠算是被通政副使何瑾看重。
“謔謔謔——”
張遠身側傳來高喝。
騎乘一頭半丈高山豬的陸長言滿臉得意,口中呼喝,任滿身鐵甲的山豬衝撞前行。
他這山豬確實是那些鐵甲獸中個頭頂大的,就是張遠的黑豹,夏玉成的黑虎都比不上。
陸長言和幾位城中世家子,是暫時歸屬鐵甲營,臨時征調來的。
鐵甲營這一次也要去雪域。
唯有去一趟,才能對在雪域征戰更熟悉,為往後大戰做更多準備。
“張遠,不,張都尉,”陸長言到張遠身邊,咧嘴道:“你那些刀背著不累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