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丘先生,多謝了。”張遠走到左丘韌麵前,躬身施禮。
九林縣開河,要是沒有儒道大宗師左丘韌祭文,擋不住雷劫。
“謝什麼?”左丘韌目光落在張遠身上,又看向一旁的玉娘,“秋蟬刀,數十萬兩紋銀束修,老夫與你不過是一場交易。”
每年來九林縣半個月講學,就能換取數十萬的銀錢,這是青玉盟開出的條件。
至於那柄掛在左丘韌腰間的長刀,則是請其來九林縣主持開河大典的酬勞。
“雲台先生怎麼可能是真的為這些俗物折腰?”張遠抬頭,麵上帶著笑意。
他說的是實話。
以左丘韌的名聲地位,不管是儒寶還是銀錢,都不缺。
隻要開口,有的是人將銀錢送到雲台山。
“嗬嗬,這等俗物,多點也好。”左丘韌終於麵上露出笑意。
他抬手將腰間長刀解下,甩手拋向張遠。
張遠伸手接住,看向左丘韌。
“此刀於我無用,你拿著還能殺敵。”左丘韌麵色平靜,背起雙手,看向滾滾大江,“真要我這把老骨頭用此刀之時,恐怕就是這條性命葬送時候了。”
手握長刀,張遠點點頭。
大船緩緩轉向,駛離九林碼頭。
————————————
開河,建城。
九林一地,成大江中遊商貿聚集之地。
江岸邊數以千計的運糧船有了停泊交易之地,雲州數百萬匹雲錦,可直接在此地交易。
十日之後,青玉盟主導的龐大船隊順流而上。
五艘渡海舟,能溯源直上,穿行兩萬裡,直到滄瀾江上遊狹窄處。
有大船牽引,船隊直接逆行,可以趕在冬汛之前將秋糧和布匹雲錦以及下遊物資全都售賣出去。
這一趟,價值至少十億紋銀。
如此一趟商貿,三洲震動,各方都願意搭便利。
新組建的通江官署由張遠率領一百皂衣衛,五百巡衛軍,還調度廬陽府和沿途衛所軍卒配合,一路直上。
船隊到廬陽府地界,廬陽府金家,還有城中商家的船隊已經穿過貴廬河,在江岸邊等待。
船行三日,到鄭陽郡城外,鄭陽郡城世家組建的商船早已等候多時。
有些商船直接就在江上經行秋糧和布匹交易,更多的商船跟隨大船隊繼續一路上行。
沒過一地,大宗交易和船隊附庸,那等熱鬨景象,引無數百姓觀望。
沿途官府也都是紛紛來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