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然舉看過文書,將其裝入衣袖,答應明日大堂用印。
“其實,張遠你在廬陽府不必如此上心的。”
“有些事,何瑾大人已經為你安排好。”
看向張遠,蕭然舉輕聲開口。
陶景和蕭然舉他們告訴張遠,要做好何瑾離開鄭陽郡的準備。
何瑾會在離開滄瀾江之前,調張遠前往大江上遊,穿過均洲天水城五千裡的徐洲通遠郡。
“小子,你為何瑾大人拚殺,大人可沒有虧待你。”
陶景看著張遠,感慨道:“中三洲一方大城武鎮司的主官,這一步踏出去,你往後入職皇城就是順湯順水的事情了。”
“下三洲,終究是資曆淺了。”
中三洲之地。
通遠郡,寧遠府,寧遠城,三洲交界之地。
寧遠城也是三洲交界的商貿大城,青玉盟商隊去過幾次。
滄瀾江下遊入海口青滄城,中遊九林城,上遊商貿最大的城池,就是寧遠城。
這座府城層麵的大城,是直屬徐洲金殿管轄。
張遠提前升任廬陽府五品司首,才能有資格平調入寧遠城執掌鎮撫司武鎮司。
“何大人提前離開通江官署,大江之上恐怕會不穩。”
張遠點點頭,麵上神色微微凝重一些。
不是何瑾有多高修為,多強戰力,而是他身份在那,代表著聚合三洲之力,背靠朝堂。
無論官府江湖,乃至修行界,沒人敢不給通江衙門麵子,沒人不為大江通商讓路。
所有不願讓路和不主動讓路的人和勢力,都被清理了。
“騰洲段不用擔心,”蕭然舉麵上露出笑意,“何大人出身騰洲金殿,騰洲段的大江清掃也最徹底。”
“至於陳洲,與九林縣不遠,通江官署武卒營幾次巡衛,那邊也不至於有什麼幺蛾子。”
張遠曾殺穿陳洲,在九林縣外大江上更是殺的血流成河,大江赤紅千裡,陳洲江湖確實沒人敢動。
蕭然舉和陶景今天隻是給張遠通個氣。
滄瀾江商道貫通,是何瑾十年心血,借此直入戶部的大功,他不允許人走茶涼,人走政息。
將張遠調入寧遠城,打通商道最後一環,可見何瑾對張遠的信重。
這就是張遠升遷廬陽府鎮撫司司首的原因。
雖然大家都是出身下三洲,對下三洲天然有著不能割舍的情義,但所有人都知道,要想走遠,終究會離開下三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