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遠在儒道官員麵前名聲不錯,也有歐陽淩的功勞。
付出是相對的。
對於玉娘,張遠自然也毫無保留,手中一應資源都交給她處理。
歐陽淩上次在西海出事,張遠親自帶三千黑騎前往,殺的西海血流成河。
這次鎮守陽天洲,是送李純罡棺柩回天機山,護持天機道宗的由頭。
這世間從來信賴都是相互的,哪有那麼多無緣無故的付出?
大秦元康一百三十一年三月開始,九洲之地各方大軍陸續集結。
皇城出兵八千三百萬。
雍天洲出兵兩千四百萬。
青天洲整兵一億兩千萬。
陽天洲出兵三千一百萬。
……
總計四億八千萬大軍,分成三千大營,八千小營,聚於無涯海之畔。
青玉盟為首的仙商皇商,在戶部指引下,調集九洲物資,以及周邊臨天洲,浮空洲上物資充實大軍軍需。
大秦元康一百三十一年七月開始,補天大軍陸續從無涯海蓬萊仙道踏出,順新開辟的空間通道出九洲。
他們的目的地沒人知道。
兩個月後,九洲之地震蕩,青天洲一洲之地,攜三座浮空天洲,撞入無儘虛空。
五皇親自坐鎮,麾下三億戰卒軍將,另加青天洲一洲之地兩百億大秦百姓,裂天征伐外域。
陽天洲,九玄山之巔,站在高閣之上,張遠能感受到九洲之地天地力量的衰落。
上三洲之一的青天洲離開九洲,對於大秦天道的傷損是巨大的。
也正是這種大道衰落,張遠才能清晰感受到九洲天道的殘缺。
無數年來,九洲之地一次次的以裂天手段,淘換天地,從而讓大道長存。
這種艱難支撐,看似是讓大道力量一次次重新煥發生機,其實會讓大道力量陷入無止休的衰落。
這種衰落的周期越來越短。
萬年。
千年。
三百年。
這一次元康帝破釜沉舟的補天裂天,就是因為九洲天道表麵上烈火烹油,其實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邊緣。
隻是九洲之地分裂,大道殘損,引動九洲之地動蕩,局勢開始悄然變化。
——————————————
元康一百三十三年,冬。
陽天洲。
鯀堂山脈。
綿延八千裡,占地數百萬裡的鯀堂山,乃是陽天洲邊緣地帶,其中大小宗門數百,更有許多散修彙聚。
此時,風雪飄搖,大雪即將封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