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工部尚書杜如晦府邸。
杜如晦,司馬清光,還有幾位身穿紫色袍服的官員端坐。
幾人手上,一張張紙頁相互傳遞。
轉過一圈,紙頁到杜如晦手上,他掌心一團金色火焰升騰,將紙頁全都燃儘。
“左丘韌此人沒什麼大本事,就是沾了傳承正統,春秋儒道不少人對其馬首是瞻。”司馬清光麵上神色平靜,看向大堂之外,“他到陽天洲,春秋儒道會有不少人過去。”
“春秋儒尚清談,其實於國政無多大用。”
這話讓下首幾位官員都是點頭。
浩然儒道更重功德,更重務實。
“在彆處春秋儒道作用不大,在陽天洲上,與仙道並行,還真可能有不錯的治理之效。”杜如晦麵上閃過一聲陰鬱,搖搖頭開口。
務實的浩然儒道去陽天洲,行事雷厲風行,與逍遙自在的仙道可能會起衝突。
可春秋儒道那等清談,論道,是極能得仙道之心的。
起碼這些春秋儒道去陽天洲,不會被排斥。
“我以為這位皇孫心中自有城府,對於我舉薦的人會有所排斥,餘謙之能,他定然是不敢用的……”司馬清光輕歎一聲,“現在的年輕人,當真都這般可怕嗎?”
可怕。
大堂之中眾人神色都頗為凝重。
如果說陽天洲引春秋儒道,召餘謙和陳鴻等入鎮守金殿,足以見嬴元辰氣魄,那遠行三十萬裡外,到陳洲鄉野,親自請王明陽掌陽天洲之政,才是真正可怕。
不戀權,知進退,能容忍。
這已經是上位者必備的素質了。
“當年王明陽龍台入道,一念山河,一念花開,連陛下都不敢用他。”
“他之名,嬴元辰為何能知,還將其尋到?”
下首,有人低語。
大堂之中,微微沉寂。
“新亭侯張遠身為陽天洲鎮撫司司首,板上釘釘的下一任九洲鎮撫司指揮使,他想知道王明陽在哪,不難。”
“何況,”杜如晦雙目眯起,身上氣息沉寂,“青玉盟的商路開辟到何處,他們掌控的消息就到何處。”
新亭侯張遠,還有其夫人薛雨凝所掌控的青玉盟。
這才是嬴元辰在陽天洲的根本。
沒有新亭侯張遠,光憑嬴元辰不可能在陽天洲站穩腳步。
是張遠將陽天洲鎮壓,然後拱手交給嬴元辰。
嬴元辰或許有幾分手段,但真正給他布局一切的,是新亭侯。
杜如晦看向周圍,開口道:“諸位,雖說五皇子歸來之前,九洲大勢不會有多大起伏,但我等也不能做壁上觀。”
“有時候,有些事,便是違心,也要去做的。”
說完話,他的目光轉向司馬清光。
司馬清光點點頭,淡淡道:“這一次官試,最後一場,我們推一把,出九洲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