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光是一個持節鎮撫,根本沒意義,必須要加上後綴。
比如後綴了管兵馬事,才能管當地的軍隊,而且軍隊中的州縣兵和本地團結健兒,還被兵馬督監和巡檢給分走了。
對於所在府的政事,也隻有後綴了本府府尹才可以管理,沒有後綴的,朝廷就會派出知府分割政事。
在這種情況下,節度使一職,必然會飛速朝著宋代那樣的榮譽職務發展,不給你後綴管兵事和府尹,那就是個空頭官銜。
退一萬步說,就算有管理兵事和政事的權力,但是範圍也被縮小了。
以許州改成了許昌府為例,原本許州下轄鄢陵、陽翟、長葛、許昌四縣,這四縣總人口有二十餘萬。
因此許州忠武軍極限狀態可以抽調一兩萬軍隊,平日裡也能養著兩三千牙兵。
但是現在改為許昌府後,節度使要靠後綴的許昌府尹管事,那下麵的四縣縣令,立刻從原本被忠武軍節度使生殺予奪的屬官,變成了同屬於國家的下官。
許昌府尹雖然還是他們的上級,但少了原本節度使時,其中隱含的主公與臣子之意。
沒了這個關係,那麼就算依靠以往的威勢,忠武軍的節度使最多也就能掌握附廓縣許昌縣這一個縣。
其餘的縣,政事在縣令手裡,州縣兵在許昌兵馬督監手裡,團結健兒在各縣縣尉手中,各地要衝的義從,在潁川巡檢這樣的地方武官手裡。
這樣一來,節度使能掌握的,就隻剩下了許昌府的忠武軍牙兵。
沒了地方勢力的輔助,光是許昌縣,雖然是府城大縣,但也就六七萬人口甚至更少,忠武軍常規編製,最多能保持個一千人左右。
靠一千人的牙兵,那是打死也翻不出什麼浪來咯。
當然,現在還沒有到一步就把節度使直接整垮的地步。
要知道現在張周,還是十幾個節度使呢,包括張聖人的親信馬昭遠馬鷂子、氾全等人都是節度使。
更彆提河北的土豪和高行周、符彥卿他們。
一下搞的太狠,那就是傷了天下武人的心,個個明裡暗裡的反對,張鉊再厲害,也不可以一個人打遍全國。
於是張鉊決定,還是要給節度使們加權。
不過並不是以往的那個加法,比如安審琦現在是淄青平盧節度使,那麼張鉊就會把預備成立的膠東行省之膠東平章兼膠東布政使等官職,一並授予安審琦。
這樣一來,安審琦的權力看起來沒小,但好像又小了。
沒小是因為他手中權力並沒有變小。
變小了則是因為確實小了,因為加給他的官職,已經不在節度使之中,是隨時可以取消的。
。
。
各方溝通完畢,張鉊立刻就推出了改革方案。
以安西的於闐、龜茲、疏勒、寧遠(費爾乾納盆地)為安西行省,省府為疏勒。
以李聖天為安西行省平章,同時繼續保留安西四鎮節度使,以李聖天為四鎮節度使。
以北庭的庭州(烏魯木齊一帶)、西州(吐魯番)、尹州(哈密)、寧州(尹寧)以及原屬安西的焉耆為北庭行省,省府為庭州。
曹延祿為北庭行省平章兼布政使,以尹州陳家的陳輝耀為北庭防禦使。
以河西之地的瓜、沙、甘、肅、涼、鄯為河西行省,西京承天府涼州為省府。
裴遠出任河西行省平章、西京留守、承天府府尹,同時裴遠還兼任河西防禦使。
可以說張鉊把河西除了監察權以外的所有權力,都給了裴遠。
以隴右的蘭、河、渭、桃、宕、成、武、秦、成、岷、會為隴右行省,賈言昌出任隴右行省平章,蘭州為省府。
但同時,張鉊為了協調河西、隴右的大後方戰略,加封為裴遠為持節總督河西、隴右兩行省事,稱為河西隴右大都督。
將賈言昌這個隴右平章調離蘭州,到天水府(秦州)辦公。
這實際上還是幫助裴遠獨攬河西隴右大權,顯示了張鉊對於這位早早跟他一心,受儘磨煉心腹重臣的信任。
此外,關中也變成了關中行省,以曹元忠為關中行省平章、長安留守、京兆府尹。
再以隴右以東,關中以北的原、鄜、威、延、夏、銀、綏、府等州為寧夏行省,夏州為省府,調折從遠為寧夏平章。
大致相當於後世陝北、寧夏一部和甘肅東北一部分。
而在共和國的寧夏中,張鉊以靈州、鹽州、慶州、豐州為朔方行省。
就是將共和國的寧夏大部分加上甘肅的慶陽,以及內蒙古的呼和浩特到包頭,再到烏拉特前中後旗所在整個河套地區,組成了朔方行省。
靈州為省府,以佘老太君的父親折德扆為朔方行省平章。
以後世河南省的絕大部分,也就是從陝州(三門峽)到東京開封府以東的曹州、單州,包括許州、陳州、蔡州、宋州、鄭州、孟州在內的廣大河南地區,組成了直隸行省。
直隸平章位高權重,一般從尚書令、門下侍中、樞密使以及加參知政事銜的丞相中挑選人出任。
改襄州為襄陽府,以襄陽府、南陽府、唐、隨、房、郢、等府州組成山南行省,劉再升為山南行省平章。
裁汰襄陽府的節度牙兵,再把南陽府的威勝軍遷移到襄州,以爾朱景為威勝軍節度使。
整個山東半島,則變成了膠東行省,省府為青州(益都),安審琦出任山東行省平章兼任淄青平盧節度使。
以徐州為省府,加上宿州、楚州、海州、濠州、泗州、潁州組成淮南行省,馬昭遠(馬鷂子)為淮南行省平章兼徐州府武寧軍節度使。
還在劉知遠手中的山西大部分為河東行省,由閻晉遙領北京留守、河東行省平章、太原節度使。
還處於對峙中的河北為河北行省,符彥卿為河北行省平章,改恒州(正定)為常山府,符彥卿出任河北行省平章兼常山府彰德軍節度使。
以被契丹占據的燕雲十六州為幽雲行省,高行周為行省平章,改幽州為北平府並作為省府,高行周同時兼任北平範陽軍節度使。
至此,張鉊進一步剝離了原本節度使身上的藩鎮色彩,恢複了唐朝設立節度使的初衷。
使這個官職,逐漸成為了國家應對強敵,解決緊急邊塞問題的派出重臣。
當然,這麼大的改動,不可能沒有人反對,張鉊估計,那些還懷念舊日威勢的節度使以及牙將、牙兵們,就要開始向劉知遠的麾下靠攏了。
張鉊也正好借著這個機會,把他們一次性的掃進曆史的垃圾堆!
三月,走了快一年的李聖天,終於從關中順著漕渠出潼關,很快就要到達黃河,馬上就能順流而下到神都洛陽了。
正巧和的是,三月末就是張鉊嫡母,李聖天如母胞姐,慈佑皇太後李氏的生辰。
張鉊一邊準備接待李聖天,一邊準備嫡母的生辰壽宴。
同時還開始任命官吏,拆除整個直隸行省和膠東行省的民間塢堡,釋放百姓後,立刻就開始整治土地,恢複屯墾,為進一步的均田做準備。
而關中義從們也得到了他們將被分到河西隴右,個個都能成為有地四五百畝,牛羊上百的大府兵主,更是人人感激涕零,士氣如虹。
最關鍵的則在河北和河東,劉知遠與耶律阮達成了最終合作,正在秣馬厲兵,冰雪消融後。
大戰即將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