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忠誠、可汗與新契丹八部_瀚海唐兒歸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瀚海唐兒歸 > 第613章 忠誠、可汗與新契丹八部

第613章 忠誠、可汗與新契丹八部(2 / 2)

再不濟這是馬思忠的真實想法,誤打誤撞碰了大運,那至少也能收獲一個連官職都不管,隻要為父親正名的忠臣孝子。

他張鉊還可以借機再宣傳一波忠義節孝,怎麼都不虧。

想到這,我張聖人頭仰到了四十五度,喟然長歎,眼中似有水光在晃動,身後本來在東張西望的楊繼業一下就肅然了。

因為時常跟在張鉊身邊的老令公知道,皇帝義父要放大招了。

果然,等張鉊再低頭的時候,眼中淚水已經流到了臉頰上,他扶起馬思忠,哽咽的說道。

“不想太師竟然如此剛烈,河北忠臣義士何其之多!惜乎石氏父子不能查。

若能重用河北義士,哪會國破家亡,致我百姓遭此劫難,忠臣義士白白流血。今日我用之,當使契丹不敢正眼南視。”

嗯,有點抄襲魏武帝的話,不過無所謂,因為細細較起來,張鉊兒女身上,還真流著幾分曹丞相的血脈。

“起居郎何在?”張鉊拉起馬思忠後,立刻高聲喝了起來。

“臣在!”隸屬於中書省的起居郎立刻到了身前。

張鉊一共任命了三個起居郎,記錄起居注,而且他自己恪守起居準則,絕不要求看起居注的內容。

恢複文臣的風骨,當先從史官和起居郎的尊嚴開始。

“馬太師忠義殉國之事,立刻記之!”

“喏!臣當詳實記述馬氏兄弟之言。”起居郎立刻答應,張鉊則欣慰的點了點頭。

起居郎說的是詳實記述,但並沒有說就會把事,記載成馬思忠說的這樣,已經略有一些風骨了。

當然,馬思忠不明白這裡麵的道道,他與其弟馬思義聞言後,第三次下拜。

“某兄弟,叩謝陛下為家父正名。”

“追贈馬全節為太尉、右羽林衛大將軍、陽平郡王,回京後選定諡號。

追贈馬母為魏國太夫人,封馬妻周氏為魏國夫人,長子馬思忠為滄州兵馬督監,橫海軍兵馬使,次子馬思義為右千牛衛都虞侯。”

馬全節是魏州元城人,不過鑒於魏博牙兵曆史上的名聲,後唐起魏博鎮就被取消了,李存勖建國於魏州,於是改魏州為興唐府,後晉改為廣晉府。

到了張鉊這,廣晉府肯定是要撤銷的,於是乾脆用曆史上魏州用過的陽平郡這個名稱追贈了馬全節,還連帶著,讓馬全節的母親和妻子都有了封號。

馬氏兄弟得到了最想要的東西,立刻就伏在地上山呼萬歲,他身後的滄州土豪和曾經橫海軍的牙將們,也跟著山呼拜舞起來。

招攬了馬氏兄弟,滄、瀛、莫等州的情況一下就清楚了。

按照馬思忠的回報,契丹軍兵分兩路,一路自瀛州南下,一路自滄州南下。

兩路大軍在滄州州城彙合,目前大軍昨晚在滄州州城宿營,今日正出滄州城,沿著永濟渠南下。

張鉊詫異的看著馬思忠,因為他的彙報和張鉊目前掌握的情況完全一致,這麼說來,之前他收到的情報,都是真的。

馬思忠知道張鉊在詫異什麼,輕聲說道“臣若不能得寵於陛下,當回鄉奉養老母,怎可因個人私利而忘公,致朝廷大軍於險境?”

張鉊大為感動,什麼也沒說,隻是拍了拍馬思忠的肩膀。

但熟悉的人都知道,這是簡在帝心的標誌,皇帝隻對自己看得上的人,才會這麼親近。

既然契丹軍隊的位置清楚了,剩下的就是去乾他們一炮了!

張鉊看著契丹軍隊的足跡,越看越是憤怒。

因為契丹四萬人可都是騎兵,他張鉊都從相州跑到滄州南皮附近了,契丹人還才到滄州。

要知道,相州到滄州,足足有七百五十裡,而幽州到滄州,隻有四百裡。

契丹人走的這麼慢,除了組織度不能跟張鉊比以外,極大的可能,他們還是在搞老一套,即出兵不帶糧草,完全靠一路打草穀收集。

不用說,滄州以北,一定是老弱儘殺,壯丁健婦被擄走,糧草牲畜全無,茅屋廬舍儘焚毀。

“這群畜生!傳令下去,務必全殲北虜!”

張鉊本來還準備留了耶律阮、耶律屋質等人收拾遼西,現在看來,毫無必要了。

馬思忠上前拱手說道“聖人,契丹人出滄州城後必定會到蘆台去劫掠鹽磚,沒有一日是搬運不走的,說不得還要在蘆台停歇一晚。若是在他們休息之時,我神兵天降,一戰可擒!”

此時的滄州州城跟後世的不在一個地方,此時的滄州州城在後世的長蘆縣城。

而長蘆這個名字,在共和國時比滄州都出名,因為我國最大的鹽場之一的長蘆鹽場,就在此附近。

而在這個時代,後唐同光三年(925),後唐朝廷就在滄州州城以東的蘆台設立鹽場,專門生產鹽磚,是為長蘆鹽場的起源。

鹽在此時處於什麼地位,那就不用說了,蘆台的鹽磚不但產量大,還多為精鹽。

從後唐到清朝,很多朝代都是貢品標準用鹽,所以契丹人無論如何都會出城往東,去蘆台鹽場劫掠一番的。

張鉊立刻命令塘馬急使找到慕容信長,命令讓即刻到達蘆台附近,搜尋契丹主力,壓縮他們的活動範圍。

中軍則立刻出擊,飛奔蘆台,送驚喜!

慕容信長其實已經摸到了距離滄州州城不足三十裡的地方,因為經過搜索和綜合判斷,慕容信長和高行周等一致認定,情報沒有錯誤,契丹人就是在正在滄州一帶運動。

而到了滄州州城附近,不斷遭遇的小股契丹遊騎,也證實了這個判斷。

接到張鉊軍令的時候,高懷德正擊垮了一支契丹小分隊,斬殺十數人。

慕容信長當機立斷,派馮繼業親自前往中軍彙報情況,他則率主力渡過永濟渠,繞道滄州州城以北,堵住契丹人北歸的路線。

在派章西豹帶著二百騎偽裝成契丹人,準確探查契丹人的行蹤。

章西豹膚色黝黑,臉上掛著常年曆經風沙吹拂後留下的細細傷口,雖然已經跟隨張鉊富貴七八年了,但他還是保持著相當的遊牧民族習慣,不愛洗澡幾乎就是章西豹最為顯著的特點。

但正因為如此,章西豹很好的保持了一身濃鬱的羊騷味,皮襖子一裹,跟他以前在鄯州放羊時,幾乎一模一樣,任誰看了,也會認為他是一個正宗草原牧民。

而他這兩百人,百分百都是牧民出身。

彆忘了,張聖人還有個泥撅尹利可汗的大汗稱號,這個稱號在中原都快沒人提起了,但是在涼州往西,那是威名赫赫。

整個大漠以西的陰山、阿爾金山、天山,所有的草原部族都認尹利可汗這個尊號的。

順從的部族,才有從安西和北庭以及瓜沙得到貿易的權力,能換取糧食、茶磚、布匹、糖以及少量的鐵。部落裡麵的牛筋、牛皮、牛角各種皮草、皮子也能得到銷售。

加上河西佛教的加持,按照習慣,每年都有大量的草原部落王子,千裡迢迢到東京來成為大汗身邊的質子。

加上早就臣服的拔悉密、回鶻諸部、烏古斯,張鉊身邊有差不多兩千精銳的草原騎兵,在安西、北庭、河西就更多了。

章西豹帶的這兩百人中,各部大小王子、小王,足足有三四十人之多,其餘也是各部落王子帶來的族中勇士,含金量滿滿的。

比耶律阮在鴛鴦泊忽悠的那些窮的耗子都流淚的窮苦牧民,含金量高多了。

阿羅闍也在其中,他就是那個在鴛鴦泊不肯臣服耶律阮而被關押起來,打的渾身是傷的乃蠻部小首領。

阿羅闍一聽就知道是個帶有佛教意味的名字,淺顯的翻譯,就可以直譯為王。

這顯然不是阿羅闍的真名,而是他幾千裡跑到東京後,張鉊獎勵他忠心耿耿,賜予的名字。

此時,正是乃蠻部的形成時期,他們脫離了傳統的黠戛斯人範疇,不斷從阿爾泰山南下,到北庭甚至尹犁河穀一帶遊牧,在接觸到河西佛教後,迅速就被俘獲。

因此阿羅闍才會不滿某些黠戛斯人背叛大汗,去拿耶律阮好處的舉動。

在阿羅闍看來,張鉊不但是泥撅尹利可汗這麼簡單,還是佛祖閉關之後,留在世間的唯一真神無上天法王。

背叛無上天,死後是要入十八層地獄,輪回到畜生道的。

永濟渠邊,慕容信長引主力往北而去,章西豹、阿羅闍,以及一票各部王子、勇士都跪坐在地上,虔誠的吟唱無上法天度厄解難經。

等到吟唱結束,耶律思忠站了起來,對章西豹和阿羅闍說道。

“遇到契丹人,我們就說是從上京道魚兒濼來的,那裡是我的家鄉所在,不會出問題。

遇到黠戛斯、烏古斯等人,就由阿羅闍出麵,他們也看不出破綻。”

耶律思忠當然是契丹人,但原本不姓耶律,而是護送耶律阿不裡到涼州去的契丹隨從。

張鉊使了一招特彆狠的陰招,他把跟隨耶律阿不裡西行的所有契丹人,都賜姓耶律,然後一一賜名。

而且明擺著告訴他們,征服契丹後,就會把廣袤的契丹土地,封給他們。

到時候冊立耶律八部,以忠孝仁義禮智信悌八字為部字號,統治從剖阿裡(伯力)到鴨綠江的所有領土。

現在所有的契丹人、渤海人都將成為他們的奴隸,八部將來會以張鉊和耶律阿不裡的兒子為大王。

當然這其實是在畫餅,東北地區怎麼也不會成為封疆。

但用八部掌握其中的漁獵民族,用自己兒子率拓土的漢人在關鍵地區鎮守,這是可以的。

或許百年之後,這契丹八部徹底漢化,就再也不用分彼此了。

所以耶律阿不裡和還在中原的一千多契丹人,瘋了一般的為張鉊效命。

在耶律阿不裡的帶動下,也全員信了河西佛教,成為了張鉊準備掀翻遼國的秘密武器。

章西豹咧嘴一笑,“怎麼混進去?某家不管。

但耶律阮那老小子長什麼樣,你們可得記清楚了,這可是讓兒子兒孫幾百年後還念你們恩德的大功勞。”


最新小说: 世界生存係統 一代大醫在民間 四嫁帝王,三位前夫坐不住了 穿成極品大嫂後,荒年養崽種田忙 撕碎 惡雌嬌嬌被流放,眾獸夫爭生崽崽 潮汐界限 開局複製萬物,上交係統造神國 白蛇:從截胡許仙開始 陌上風吹不識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