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如何,她總是不希望他有事的。
劉徹便低低的笑了數聲,雖然身子還有些虛軟,心情卻漸漸好了。
用過藥後,果然好轉了些,隻是病態還是有些纏綿,卻已經漸漸好轉了。
一日,劉徹望著陳阿嬌若有所思,忽然道,“嬌嬌,朕複立你為皇後,可好?”
陳阿嬌聞言一怔,抬眉望進他的眸裡,詫異問道,“為什麼忽然提這茬事?”
這些年,她雖不曾接受任何封號,在這建章未央二宮,卻早已等同皇後。
而世事安定,她又沒有要求,有什麼理由,讓他這個皇帝主動提起複後之事?畢竟,一旦複了後,就等同於向天下承認當年廢後之錯。而她身後的陳家,亦將再度興起。
劉徹略有些尷尬,轉過頭去,慢慢道,“那一日在宣室殿,朕倒下去的時候,朕在想,朕這一生,如果就這麼結束,可有什麼想做卻還沒來得及做的事?”
而朕在世一天,雖能寵你重你。又或者朕故去,陌兒繼位,亦能尊你為太後,百年後與朕同葬於茂陵,畢竟名不正言不順。而嬌嬌是被廢之後,無法陪朕同入祖宗太廟的。
姑姑去世之前叮囑之時,朕心中已有定見。但顧慮著長安局勢,想著再拖一段時日。
但拖到最後,又能拖到幾時呢?
最終都是要麵對的。
若生前能得嬌嬌在身邊相伴,我便不願意,在故去後在地下一人孤寂。
而我若真的突然故去,便是遺憾了。
阿嬌怔怔的聽著,忽然低低的罵了一句,“笨蛋。”聲音太輕,連自己都沒有聽清楚,她便低下頭去,慢慢的,淚水就下來了。
元光五年那年,這個人跟她說,他不要她了,他決意要廢掉她。
他留她在他身後淒然呼喚他的名字,喚到眼淚漫到看不清他的背影,他都沒有回頭。
那時候,她真的覺得,再繁華錦繡的日子,於她都是一片空城了。她在命運裡敗的一塌糊塗,最愛的那個人,給了她最致命的一刀。
所以,長門宮的那場刺殺,她幾乎是有些歡迎它的到來。
如果,在那個時候死去,她的徹兒聽到了,會不會有半分傷心?
她其實,不敢去想答案。
那時候,她恨恨的想,總有一天,你會後悔,不知道錯過什麼。
因為,這世上,再也沒有,比我更愛你的女子。
歲月如梭,一晃眼,就已是二十年。
二十年後,他跟她說,“嬌嬌,朕複立你為皇後,好不好?”
這算是一種變相的後悔麼?
可是,縱然他後悔了,她卻再也不能,像從前那麼愛他了。
而她罵笨的,究竟是他,還是她自己?
劉徹慢慢的看著她落淚,黑的看不見底的眸中,染上了深深的歎息,到最後,輕輕的道了一聲,“對不起。”
聲音同樣低的,連自己都沒有聽見。
元鼎六年九月,京畿附近試驗田裡第一季小麥成熟的時候,孝武皇帝昭告天下,昔皇後陳氏阿嬌,賢且德,因奸人構陷罷黜,今複為中宮,母儀天下。
命運總有著令人想象不到的轉折變化。當昔日陳家堂邑翁主冠蓋京華之時,誰又曾想到,那個美豔如鳳凰的女子,會敗在一個卑微歌姬的手下。而當世間傳唱“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的歌謠之時,誰又想的到,最後讓武皇帝心心念念放在心上的女子,還是他最初的表姐?
次年,皇帝下令,開六輔渠,同時,代田,區田法行於天下。當關中地區眾農人廣泛使用畜力耕田的時候,大家都記得讚一聲,“皇後娘娘真是個賢後啊。”
歲月慢慢剝蝕了陳阿嬌兩次為後中間的二十年時光,漢武一朝後,天下視建章長門為中宮,椒房之名反而不顯。
到最後,司馬遷作《史記》,孝武皇後一詞,若非特指,便說的是陳皇後了。
天下人慢慢淡忘了那個曾一步登天的女子,除了衛皇後留在人間的四個子女。
月兒彎彎照九州。
慶祝阿嬌複後
雖然我不知道,明明該寫的歡喜的,最後,為什麼,會是這個味道。
天天開心。
關於玉米的bug,改了。謝謝各位指出的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