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部分是像冷無涯這樣的人,他們因為某種原因離開了義軍的隊伍。
現在在義軍的隊伍當中,隻有一些將領級人物,還是曾經嶽帥的老部下。至於大多數的士兵和底層軍官,都已經不在了。
由於他們一直舉著大義的旗幟,再加上嶽帥的曾經影響力,義軍的隊伍當中還是有不少戰鬥力強大的部隊。
不過這些部隊都掌握在那些將領的個人手中,就是少帥將他們合並到了一起,短時間之內也難以形成當初嶽帥時的那種規模和氣勢。
經過這一年以來的發展,北方的義軍能夠組織成一支接近二十萬規模的正規軍。
這支軍隊的戰鬥力是要超過南方朝廷的,但是比起蒙古軍隊來說,又要有所不足。
這主要是因為義軍這些年過的比較艱難,他們的裝備也沒有及時得到更新。
也就是趕上了蒙古人和金人之間的決戰的機會,他們這才在夾縫當中得以發展壯大,並且還從中獲得了一些好處。
現在他們幾乎處於三不管的地帶,而且所占據的地方以山區丘陵地帶為主,蒙古人的軍隊在這裡麵也不容易展開攻勢。
任何事情都有兩麵性,義軍所在的地區是西北部,這裡的的環境很不好。再加上地形的特點,大規模的軍隊在這裡根本展不開手腳。
這也是當年他們能夠在金人的包圍之中,經曆數年而不倒的原因。
當初的金人是這樣,現在的蒙古人也是如此。
就算以蒙古軍隊的強大戰鬥力,還有騎兵的靈活優勢,都無法在這裡施展拳腳。
也隻有義軍這種在此地深耕了許多年的軍隊,才能夠適應這裡的環境。
打遊擊!
這是義軍多年來得以生存的有效手段,他們在這裡主要是化整為零。經過多年的經營,已經占據了西北部地區的話語權。
其實義軍之所來到這裡,也不是他們自願的,畢竟誰會願意待在這種貧瘠的地方。
當年嶽帥出事之後,南方的朝廷肯定是容不下他們這些人。而且當年的那些嶽家軍的中堅力量,被解散之後,也不可能安穩的回家種田。
無論是朝廷中的那些主和派,甚至還有一些和金人暗中勾結的朝中權貴,還是北方的金人,都不可能放任這些人平安的解甲歸田。
再加上大家常年跟隨嶽帥作戰,讓他們就此解散,很多人心中也想不通。
南方朝廷不再允許他們繼續存在下去,那麼他們就隻有北上。
北方是被金人占領的地區,沒了嶽帥的指揮之後,他們也無法和金人正麵開戰。隻有化整為零,通過隱姓埋名和喬裝打扮的方式,分批進入西北地區。
隻有這裡才是最適合他們發展的地方,因為這裡既是朝廷無力兼顧的地方,同時也是金人不願意派兵占據的地方。
由於資源的貧乏,再加上環境的惡劣,金人占據這裡根本就是得不償失。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西北部地區的民風彪悍。而且這裡的習武風氣很重,任何一支外來力量進入這裡都得損失慘重。
喜歡兵王穿越到南宋,華山論劍我稱雄請大家收藏:()兵王穿越到南宋,華山論劍我稱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