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說還能不能繼續享受榮華富貴了,就是能不能保住性命都難說。
畢竟不論是哪一個統治者上位,都不可能容忍他們這群趴在朝廷身上吸血的人繼續存在。
而且就是他們想要更換門庭投靠新的勢力,也沒有那個機會。
因為對方是蒙古人,是靠鐵騎征服天下的存在。他們的認知和南方朝廷恰恰相反,南方朝廷重文輕武,蒙古人隻是重武輕文。
雖然蒙古人在北邊占領金人的地方之後,也會啟用一些當地的漢人,來幫助他們治理一些地區。
但是他們啟用的那些漢人,幾乎沒有當地的豪門貴族,全部都是有一些有名望的當地長者或者是讀書人。
對於那些豪門貴族,蒙古人的做法很乾脆,就是一個字,搶
如果在搶劫的過程當中,那些人不配合或者稍有反抗,直接就是滅門屠殺。
這也是為什麼包括楊洪泰在內的,南方朝廷很多達官貴人,心中偏向和蒙古人議和的原因。
在他們看來,隻要蒙古人不南下,無論他們在北邊怎麼折騰,和他們的關係都不大。
楊廣一直擔驚受怕了三個多月,直到從釣魚城傳來的捷報,整個朝廷上下一片歡欣鼓舞,就是楊廣也長長鬆了一口氣。
特彆是朝廷這次在楊洪泰的主導之下,組成了一支議和談判隊伍,到北方和蒙古人談判。
楊廣的心才徹底放了下來,他認為短時間之內,蒙古人不會再有南下的想法了。
而且楊廣還從楊家那邊得到一個消息,就是這次談判過後,朝廷的談判隊伍會路過臨江城。
由於這一次為了和蒙古人談判,朝廷的代表隊是從長江水路出發,一路順水而下。
為了趕時間,他們在沿途根本沒有停留,隻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就到達了建康府。在那裡短暫的停留一下,而後就繼續北上。
可見這次朝廷的談判之意是有多麼的強烈了,不得不說這還真是一件十分諷刺的事。
畢竟這次打了勝仗的是朝廷方在,蒙古人作為戰爭的發動者,而且還是失敗的一方。朝廷竟然要主動和人家談和,這也難怪蒙古人會看不起南方朝廷。
彆說是蒙古人了,就是那些有血性的漢人,也同樣對此不滿。
不過礙於當今掌權者做出了選擇,其他人也隻能接受。
這次帶隊的雖然不是楊宏泰,但也是楊家的一個重要人物,楊宏泰的二子楊顯赫。
此人是楊廣的親二叔,這次如果談判順利,他會帶著整個談判代表團路過臨江城。
楊廣已經和楊顯赫赫溝通過了,會請二叔出手幫忙徹底解決冷鋒。
就算那時楊顯赫明目張膽的奪取冷家產業,以他和蒙古人談判成功的功勞,彆人也無法將他怎麼樣。
在楊家以及那些主和派的人看來,隻要這次判斷是成功的,和蒙古人達成了繼續劃江而治,雙方之間互不侵犯的協議,那麼就是天大的功勞。
喜歡兵王穿越到南宋,華山論劍我稱雄請大家收藏:()兵王穿越到南宋,華山論劍我稱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