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冷鋒離開了京城。
不過,京城之中還流傳著關於他的故事。
畢竟,再怎麼說,像冷鋒這樣的人,在整個南方朝廷的曆史上也是僅此一位。
和來時的陣容差不多,冷鋒的身邊跟著幾十名隨行人員。
這些人之前在冷鋒離開京城的幾天時間內,並沒有跟隨冷鋒同行,畢竟他們不是官方人員,而那時冷鋒已經是朝廷的欽差大臣。
以欽差大人的權力,身邊安排一些自己人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但是如果拉上一支自己的私人護衛武裝,不僅僅是身份上說不過去,那也是明晃晃的打朝廷的臉。
畢竟連欽差大人的安全,都要由他自己來解決,那麼朝廷不是廢物,那還能是什麼。
冷鋒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當時隻是帶了兩名隨從。
和冷鋒當初來京城時的情況不同,這一次倒是有不少人為他送行。
其中一些人是冷鋒的舊識,有黃明禮和黃家的等人,還有薑遠誌這位名義上的老師。
除此之外,還有慕名而來的一些讀書人。
這些讀書人是真正認可冷鋒的人,雖然人數不多,但是也有幾十位。
不過這些人中,冷鋒認識的不多。但是冷鋒卻對他們表達了足夠的敬意,和這些人拱手告彆。
至此,冷鋒終於在讀書人的圈子之,收獲了屬於他自己的名聲。
“臨安望臨江,雲海天涯兩渺茫。今日功成名遂了,還鄉,醉笑陪公三萬場。
不用訴離觴,痛飲從來彆有腸。今日送歸燈火冷,城關,墜淚諸公皆莫逆!”
日落之時,冷兒一行人縱馬離開了京城北門,隻留下一首詩詞傳入眾人的耳中。
這是一首冷鋒搬運至他那個時代的詞,不過有些地方已經被他換成了今日的應景之作。
看著冷鋒漸漸遠去的身影,體會著他留下的又一道經典詩詞,眾人的心中可謂的感慨不已。
黃明禮是知道冷鋒的打算,所以他並沒有什麼不舍和遺憾。
其他人就不同了,他們不知道冷鋒到底想要的是什麼,所以對於冷鋒這次離京,是有著一種傷春悲秋之感。
雖然是炎炎夏日,但是有些人的內心卻很淒涼的。
特彆是那些讀書人,他們對於冷鋒那種風骨是折服的,特彆是冷鋒在離京城時留下的這首道彆詞,更是讓他們深感欽佩。
在城樓之上,也站著兩人,不過他們並沒有下來與冷鋒相見。
這兩人正是洪家的洪剛和洪星瑤,對於不久之前在家門口發生的事情,他們兩人也是全程見證者。
喜歡兵王穿越到南宋,華山論劍我稱雄請大家收藏:()兵王穿越到南宋,華山論劍我稱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