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6章 洪山莊的產業格局_兵王穿越到南宋,華山論劍我稱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746章 洪山莊的產業格局(1 / 1)

從這條道路的修建進度來看,水路的速度應該是最快的,隻需要找好沿途的幾個重要港口碼頭就可以。

至於陸路交通,這才是最重要的,畢竟水路的局限性很大,也無法普及到方方麵麵。

雖然洪山莊早就完成了用鋼筋水泥修路技術,但是以目前的產量來看,根本不足以支持修建這麼大規模的道路。

所以在很多地方,還是以石子路為主。隻有城市中的道路,以及連通兩座城池的主要道路,可以用鋼筋水泥來修。

根據規劃出來的道路,目前僅僅是完成了前期的路線整理,基本上完成了路基的放樣。

這個時代的路基也沒有那麼多的講究,基本上都是按照原來的官道來規劃的。

由於是官道的原因,道路的平整度是沒有什麼問題的,隻是再原有的基礎上加寬加固一些就要可以了。

接下來就是進一步的夯實路基,然後鋪上底層石塊,再加上一層細石子就是簡易的石子路了。這種路雖然在冷鋒的那個時代基本上都被淘汰了,但是在這時代卻是一種十分先進的路。

因為這樣一來,下雨天也就不怎麼擔心因為道路太過泥濘而無法趕路了。

不過這種路對於騎兵來說很不友好,馬蹄踩在這種石子路上是很容易出現損傷的。不過冷鋒可不會擔心這一點,在他的軍隊之中,騎兵所占的比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冷鋒回到洪山莊之中準備待上一段時間再外出,他這一次離開洪山莊的時候最長,上次回來的時候還是在年前。

現在的臨江城已經發展成了冷鋒的後方大本營,駐守在這裡的軍隊一直都保持在五萬人馬左右。

這支軍隊是由一半老兵和一半新兵組成了,由袁家老爺子親自擔任統帥,既負責一切軍事要務,又在後方訓練新兵。

臨江城以商業發展為主,各種作坊和加工廠林立,很多都是冷鋒在擔任縣令那段時間扶持起來的。

洪山莊之中的冷家產業,大部分也都搬到了臨江城之中,隻有少部分擁有核心技術的產業依然留在洪山莊。

整個臨江城已經具有了現代城市的氣息,城裡的建築分為新舊兩個部分。原先的臨江城舊址以縣衙為中心,基本上保留了原來的風格,這裡現在成了行政和生活中心。

另外一部分就是後來擴建的,基本上都是鋼筋水泥建築,而且是以多層建築為主。

新城區主要是產業集中區,隻要是上點規模的產業,都集在這裡。

當然,重工業依然是在沿河邊的那些大型廠區。

不過這裡的冶煉作坊幾乎已經停業了,畢竟這種生產方式對環境的汙染很大。

前期將工廠設在這裡,一來是必須要獲得這些材料,放在這裡生產能夠起到更大的保密作用。二來是當時所需要的產量也不算太大,就是有汙染也不嚴重。

但是現在無論是在哪一方麵,需要的原料都比以前要多,如果將冶煉工業全部放在這裡的話,那麼要不了多久,臨江城的綠水青山將不複存在。

以前冷鋒是沒有辦法,但是現在他已經有那個條件,完全可以在礦山所以在地建立加工廠,隻要把加工好的材料運到臨江城就可以。

這也是他為什麼要重視交通道路建設的原因,隻要交通的問題解決了,那麼所有的環節都能夠貫通。

臨江城的情況完全是按照冷鋒的規劃在發展,現在臨江城的城主依然還是冷鋒,隻不過他已經不再過問具體事務。

冷家所有的產業都是由冷大財主在打理,冷鋒現在也不再去過問了,反正這些產業已經足夠這幾年的發展了。

以現在的技術水平來看,那些科技含量更高的東西,就是冷鋒提出這個想法,短時間之內也無法實現。

洪山莊的家業部門,還是留在洪山之中。

畢竟農業本來就是洪山莊之中就存在的,而且洪山莊的村民,基本上也都是農民。

由於冷鋒對於農業所掌握的知識也不多,他隻是知道一些關於雜交水稻的知識,而且所了解還隻是一星半點。在農業方麵,他隻能提出一些指導性的意見。

好在由於冷大財主的關係,他以前做生意的時候,和天南海北的人物都打過交道,甚至還有一些外國商人。

冷鋒之前交待的那些新奇的物種,在這三年之內,基本上都已經找到了。

雜交水稻經過幾輪的選種培育之後,條件好的土地,已經可以達到畝產千斤的標準了。

由於冷鋒所掌握的地方,都是在南方地區。這裡的水田環境非常好,再加上冷鋒所推廣的排水灌溉係統,基本上可以保證水稻的種植條件。

這樣一來,稻米的畝產量平均水平已經達到了之前的兩到三倍。再加上鼓勵生產,提供先進的種植技術和工具,大部分地方都可以滿足糧食自給自足。

特彆是以臨江城周圍的一些地區來看,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富餘糧食。

冷鋒沒有對種地的農民增加兩賦稅,但是這些農民手中有了餘糧之後,就會拿出來出售換取其他的生活物資。

雖然對於農業沒有增加賦稅,甚至是還予以減免和補助,但是對於糧食交易的管製是很嚴格的。所有的糧食買賣,都要在規定的範圍之內進行。

而且政府也有專門糧食收售部門,市場上的糧食交易,基本上都是和公有部門進行的。

主要就是現在的市場還比較混亂,如果不加以規範的話,很容易就會出現一些問題。

所以冷鋒的手中不是缺少糧食的,在這個時代,隻要手中有糧,那麼就不用擔心人心不穩。

這一切都歸功於洪山莊的農業部門,除了水稻之外,像紅薯和土豆這兩種產量高、繁殖快的作物,也得到了全麵的推廣。

就是北方地區,也得到了這兩種作物,經過一兩季的種植之後,已經大大緩解了糧食饑荒的問題。

至於其他的蔬果作物品種,也從臨江城開始向其他地方傳播開來。

喜歡兵王穿越到南宋,華山論劍我稱雄請大家收藏:()兵王穿越到南宋,華山論劍我稱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婆家都是科研大佬,我躺贏了 我勒個高冷校花 傲嬌青梅住我家,還想讓我叫媽媽 女神棍的七零日常 卡牌世界之骷髏卡牌的崛起 大雄傳說 錦繡年代 全民三角洲,就我是阿薩拉? 詭事選擇:我在博物館的靈異抉擇 魔鬼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