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占領的地盤越來越多,和南方朝廷的矛盾也會越來越突出,而且鎮守這些地盤也需要一定的兵力,這個時候的第三軍團就可以派上用場。
在冷鋒的計劃當中,如果僅僅隻是統一整個中原地區,有第一軍團和第二軍團已經完全足夠了。
哪怕就是後來要遠征天下,這兩支軍團也足以勝任。第三軍團的存在,是為了應對一些突發情況,以及鎮守一些重要的地區,或者是應付多線作戰的需求。
無論怎麼說,這一次和蒙古軍隊進行決戰,的確是一次難得的曆練機會。
榆城之外的戰場,和武恥關外恰恰相反。
在正麵戰場上,大量的雜牌軍團和奴隸軍團的士兵,在正前方頂著巨大的鐵製盾牌緩緩向前推進。
後邊跟著蒙古軍隊的輕步兵,在這兩者之間,是手拿燧發槍的火器軍團。這些火器軍團,前身也是輕步兵。
至於蒙古騎兵,出現在正麵戰場上的並不多。
根據蒙古軍隊此前在南方活動的情況來看,蒙古騎兵已經超過了十萬之眾。但是現在出現在正麵戰場上的隻有兩三萬,看來蒙古軍方這次的作戰計劃關非表麵上這麼簡單。
這種排兵布陣的方法,倒是也符合蒙古人現在的狀況。
畢竟他們的武器裝備,比起對麵的第二軍團來說,要落後很多。
哪怕就是已經有了燧發槍這種可以遠程攻擊的熱武器,但是這種熱武器比起真正的槍支彈藥來說,相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隻能說對於弓箭這種冷兵器,算是劃時代的變革。但是相較於洪山莊打造出來的現代化熱武器,就顯得很原始了,二者的戰鬥力不在同一個水平線上。
但是國師也研究出了一套針對熱武器槍械的戰鬥方法,就是利用鐵製的盾牌,放在最前麵抵擋子彈的射擊。
當然,由於鐵製盾牌本身的重量,這就注定了盾牌的厚度不可能太厚。再加上蒙古人本身就缺少鐵這種原材料,能夠打造出這麼多的鐵製盾牌,已經是很不容易了。
根據國師的實驗,這種鐵製盾牌完全可以擋住大多數的子彈,這就已經足夠應付戰場的需要了。
並不指望這種鐵製盾牌能夠保護住所有人,也不指望能夠維持到整個戰爭結束。隻要能夠在戰爭開始的時候,保護後方的蒙古軍隊,讓他們能夠衝擊到對麵的陣線之上,剩下的事情就交給蒙古軍隊去戰鬥了。
至於後方的騎兵衝鋒,也不是問題。
在先頭部隊和冷鋒的軍隊交上手之後,會在中間開辟出一條通道,供騎兵隊伍衝殺。
不過,由於榆城外的第二軍團構築的防線,主體部分是在小山頭之上的。有一定的坡度,相較於武陽關外那種平坦的地形來說,鐵製盾牌向前推進的速度很慢。
就算是底下按鈕可以移動的輪子,但是在上坡的時候,這種輪子的作用也不大。這就需要更多的人手,將這種鐵製盾牌抬著往前進。
由於蒙古軍隊在榆城外並沒有采用挖壕溝的方法向前突進攻,其手段自然也就比較簡。
其實之所以沒有挖壕溝,不是蒙古人不願意挖,而是這種地形不適合挖壕溝。
冷鋒所處的一方軍隊占據有利的高地,又是小山坡的造型,在這種情況之下,自下而上挖壕溝根本是不現實的。
麵對榆城外的第二軍團,蒙古人這邊也並不是一味的向前野蠻衝擊。那些不見蹤影的幾萬騎兵隊伍,此時已經出現在了第二軍團的左右兩側,準備吃掉地勢最平坦的那一段。
而蒙古人的進攻部隊,選擇的重點突破方向也在這裡。
當蒙古人的所有軍隊都暴露出來的時候,總人數已經超過了三十萬人,接近了四十萬大關,看來蒙古人的進攻重心應該就是放在榆城這邊。
不過,第二軍團並沒有將蒙古人的前鋒部隊放到五十米才開火,而是在一百米開外就對蒙古人的軍隊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第二軍團這邊雖然沒有重型火炮,但是迫擊炮和震彈筒的數量,並不比第一軍團那邊少,同樣也擁有一定數量的燃燒彈和地雷。
隨著一陣陣轟鳴的巨響傳開,蒙古人的陣地上瞬間就是人仰馬翻。很多士兵被炸的血肉模糊,甚至變成了屍體的碎片。
這種攻擊手段,對於蒙古軍隊來說還是第一次遇到。
他們也聽說過其他的蒙古軍隊和冷鋒之前交戰的情況,但是畢竟隻是聽說的,並沒有親身經曆。
這已經遠遠超出了對於冷兵器交戰的認識,慌亂自然是難免的。哪怕就是身經百戰的精銳蒙古軍團,亦是如此。
精銳軍隊和普通軍隊的差彆,立刻就顯現出來了。
雖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慌亂,但是這種情況很快就被平息了下去。
蒙古軍方也明白,他們麵對的是怎樣的對手,如果一直慌亂下去,那麼很快就會形成潰敗之勢。隻有頂著猛烈的炮火向前衝鋒,衝到對方的陣地之上,那麼就可以扭轉戰爭局勢。
隨著低沉的號角聲響起,蒙古軍隊發起了衝鋒。同時出現在兩側的騎兵隊伍大約六萬人,也向著第二軍團的前線陣地猛撲過來。
這種排兵布陣的方法,倒是和諸葛隆中在武陽關外非常的相像,而且左右夾擊的人數竟然出奇的一致。
隻不過蒙古人這邊全部都是清一色的騎兵,而且全部都是輕騎兵,主打的就是一個速度的優勢。
這是國師經過精心計算的,以輕騎兵的衝鋒速度,一兩百米的距離,隻要在一兩個呼吸的時間,就可以衝擊到對方麵前。
再加上這些輕騎兵的武器裝備,和其他的騎兵隊伍有著明顯的差彆。每名士兵的手中都握著一杆燧發槍,腰間挎著一柄彎刀。這種裝備可遠攻,也可以近戰。
隻要速度夠快,那麼一切皆有可能。
冷鋒正在第二軍團的防線之上,他身邊的袁戰業手拿望遠鏡,正在打量四周的情況。
喜歡兵王穿越到南宋,華山論劍我稱雄請大家收藏:()兵王穿越到南宋,華山論劍我稱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