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各處實驗田均已收割完畢,產量與以往相比均有提升,
其中木葉村第十二號實驗田粟米產量增加一倍,是各處實驗田中增長最多的,
上林苑新村第七號實驗田粟米產量增加八成,位列第二……”
大農令鄭莊詳細介紹著各處實驗田的增產情況,說話時聲音中氣十足,不像是上了年紀的樣子。
其他朝堂高官聽到這些數據後也都興奮起來,目光下意識看向陸鳴,他們也都知道,許藝和鄭莊是具體執行人,
真正的技術,尤其是代田法,都是陸鳴弄出來的,最大的功勞也都在陸鳴身上。
高產糧食的功勞還沒有封賞,又搞出來這麼大一個功勞,關鍵他還這麼年輕,讓他們心裡有些不是滋味。
要知道,這些實驗田裡種的隻是以往常見的糧食,就已經增產這麼多,
要是以後推廣了高產糧食,整個大漢一年又能增產多少糧食,
想想就讓人興奮的有些頭暈,陸鳴的功勞大的也讓人頭暈。
聽完鄭莊的數據,大殿內陷入一種莫名的沉寂,好似是火山噴發前的寧靜,
過了一會後終於爆發出來,喧囂的一塌糊塗。
丞相公孫弘聲音有些發顫,
“大農令,你的這些數據真實可靠麼?”
這個數據實在是太好了,好到讓人無法相信,他很怕是空歡喜一場,
實驗田的事情他也知道,對於其中運用的各項種植技術也有所耳聞,
對於代田法,他還在私下裡找常年種田的人打探過,對於代田法的輪耕效果有一定的期待,
但是也沒想過最高能增產一倍。
鄭莊早有準備,
“陛下,實驗田耕種期間,搜粟都尉許藝進行了詳細的記錄,每一片實驗田在不同階段的生長情況都有,
這些資料臣已經準備齊全,隨時可以查看。”
劉徹此時更加心情很美麗,點頭道:“送到大殿上來,”
想了想又補充道:“讓搜粟都尉許藝也上殿來,”
他還記得許藝有婚約在身,如今功勞已經確定,他要開始封賞了,
讓天下人都看看,不管你是能打仗,是能種田,還是能賺錢,都有機會獲得爵位,他不會吝嗇賞賜的。
許藝跟在兩個提著箱子的人身後來到大殿上,心裡不免有些緊張,
昨天的時候,大農令鄭莊就告訴他要做好準備,陛下今天可能會讓自己上殿,
按照規矩,他這種級彆的官員,沒有特殊情況是沒資格上朝的,
畢竟大殿就那麼大,官員又那麼多,都上朝的話就亂套了。
好在如今就屬於特殊情況,他是大功臣,確切的說是排在富民侯之後的大功臣。
“許藝,雖然代田法和其他技術不是你想出來的,卻是你一點點指導百姓們學會的,富民侯的功勞你不用擔心,
陛下不會虧待他的,如果明天讓你上朝的話,陛下給你什麼封賞你謝恩即可,不許推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