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過的論述中,陵邑製度有三大好處,
其一,強乾弱枝,長安及附近的各處陵邑生存著大量的人口,掌握著大量的財富,使得中央地區掌握的力量非常強大,
其二,緩解土地兼並,當地的豪強大戶遷走後,他們的田地可以重新分配,
其三,陵邑與長安互為犄角,可以抵禦匈奴南下的威脅。”
陸鳴說的有些委婉,強乾弱枝和緩解土地兼並可以合成一個更直白的表述,
“周期性清洗頂級權貴。”
漢宣帝的杜陵中,遷徙的可並不隻是地方豪強,還有丞相,將軍,列侯和大量兩千石的官員,
從上到下都沒有放過,全都要處理一遍。
但是在場的衛霍二人,還有自己這個富民侯,都是大漢如今的頂級權貴,陸鳴自然不好說的太直接。
說完好處,陸鳴又開始說弊端,
“但是陵邑製度耗費巨大,一旦朝廷財力不足就難以施行,而且長安地區能供養的人口有限,遷徙過來的人太多,超出了這片土地能承載的上限。”
唐朝之後,再沒有大一統王朝在長安建都,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糧食問題,
對一個強大王朝來說,關中平原太小而人口太多,
需要大量調入糧食才能養活這裡的大量人口,其中產生的消耗過於巨大。
由於糧食供應緊張,唐高宗李治曾經七次前往洛陽蹭飯,甚至發生過沿途餓死侍從的事情,
武則天也長期待在洛陽,因為這裡的糧食供應充足,養得起大量脫產的官僚。
“問題有點嚴重啊。”
聽完陸鳴的介紹,劉徹的眉頭皺起,
長安城的糧食供應問題早已存在,劉徹就曾為此大力發展水力,從水路調集糧食入長安,
沒想到在後世,這個問題會變得更加嚴重。
劉徹目光掃視幾人,
“你們說,朕是不是應該考慮遷都。”
如此突然的一句話,嚇得陸鳴渾身一激靈,
怎麼就突然來到遷都問題了,如此大事不應該多方論證之後再開口麼?
陸鳴看了看,
哦,原來我現在已經是頂級核心圈子的人了,所以才能聽到這個問題。
“陛下,這個問題是不是太早了,長安還能用很多年。”
劉徹搖頭,
“如此大事,據兒怕是難以施行,
如果真有遷都的那天,還是應該由朕來做,一切反對之聲都阻止不了朕的決心。”
在他的心中,太子隻要做好守成之君即可,
一代開拓,一代守成,一張一弛,修養國力,免得大漢重蹈自己晚年的覆轍。
“好了,先不說這些,”
劉徹擺手,
“現在朝廷正是有錢的時候,正好把錢用來遷徙天下豪強,維持陵邑製度還是利大於弊,朕要繼續維持。”
回府的路上,陸鳴和霍去病兩個小聲道:
“陛下找我們來,應該是有敲打的意思啊。”
喜歡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請大家收藏:()漢武帝:這個穿越者太敢說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