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蟲?
“你吃什麼了?”
趙嬰齊好歹以前是南越王,現在是萬戶侯,他能吃什麼不乾淨的東西?
年長點的太醫小聲道:“可能是魚膾之類的。”
學習過陸鳴拿出來的新醫書後,大漢太醫不僅醫術水平變高了,就連對各種治病原因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赤腳醫生手冊》中對於多種寄生蟲病都有所介紹,其中的西藥治療部分被陸鳴刪除掉沒有寫出來,
不是要藏私,而是拿不出那些名稱稀奇古怪的藥物。
“懷德侯是不是愛吃魚膾?”
趙嬰齊點頭,當然愛吃啊,如此鮮美的東西怎麼能不愛吃。
好吧,可以破案了,
大概率就是吃魚膾惹的禍。
魚膾就是魚生,放到後世就是所謂的刺身,把生魚肉切成片或者切成絲,配上調料吃。
漢朝時期,不同的社會階層都有吃生魚的習慣,
比較著名的就是東漢時期的廣陵太守陳登,
此人才華橫溢,文武雙全,擔任廣陵太守期間多次打退小霸王孫策的進攻,
就是這麼一位能人,堪稱頂級的魚生愛好者,不到四十歲的時候就因為管不住嘴而亡。
因為吃生魚導致發病後,是三國頂級神醫華佗救了他一命,並且叮囑他以後不要再吃魚生,
可惜他管不住嘴,還是繼續吃,再次發病的時候華佗不在附近,
沒人能再次救回他的命。
一直到現代,南方一些地區還流傳著“天天魚生,早晚陳登”這樣的俗語。
劉徹此前也吃過魚生,現在他不僅自己不吃了,也嚴格要求衛青和霍去病不能吃魚生,
連帶著整個後宮之中都不能吃魚生。
“吃魚生真的會得病啊?”
想到自己肚子裡可能有蟲子,趙嬰齊頓時一陣反胃。
“咱們常見的河水中生長的魚都可能有蟲,吃多了總會得病的。”
不管是淡水魚還是海魚都可能含有寄生蟲,
不同的是海魚身體中的寄生蟲長期生活在高鹽度環境中,進入人體後難以生存。
但難以生存不等於無法生存,
日本全世界第一的寄生蟲感染率和世界頂尖的寄生蟲醫治水平足以證明一切。
就像成都的肛腸科醫生們見多識廣,雲南的醫生善於治療菌類中毒,湖南的口腔科極為出名,
疾病是有地域性的,一個地區的常見病到了另一個地區可能就沒有多少醫生遇見過。
現代人吃魚生,感染寄生蟲後依然會很麻煩,有的寄生蟲甚至可以進入腦部,難以驅除,
按照古代的醫療條件,更不會有多好的治療方法,不吃生肉就是最好的辦法,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感染風險。
“沒有能吃的麼?”
想到以後不能再吃鮮美的魚生,趙嬰齊就非常可惜,
下意識咽了咽口水。
“都可以吃。”
難道富民侯有辦法?
兩名太醫和趙嬰齊齊齊看向陸鳴,等著他的答案。
“大不了就是死唄,有什麼不能吃的,不怕死就行。”
反正趙嬰齊這輩子都沒有進步空間了,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對他來說未必是件壞事。
“呃…”